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移动版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江苏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系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校,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首批、无锡市首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前身为无锡私立匡村学校,原址为无锡杨墅园,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匡仲谋先生捐资兴办;
 
1952年12月,学校转为公办,更名为“无锡县中学”;1996年11月,更名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004年9月,学校从无锡杨市镇搬迁至硬件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国内一流的惠山新城校区。学校现为完全高级中学,有学生2700余人,教职员工350余人。
 
百年来,学校教育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坚持把建设校本化的课程体系作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坚持把培育、延揽名师从教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把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百年中人才辈出,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江南名校。
 
近年来,学校努力传承自身厚重的办学文化,秉承百年的办学追求,遵循“为每个孩子的充分发展提供多样的优质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通过挖掘传统精神,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通过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水平;通过探索有效教学的技术路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通过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更为多样、优质的教育服务。几年的奋斗,学校在激活历史文化、实施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实施激励评价、培育名师团队、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优势。
 
课程改革,引来教育春色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科学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本教研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积极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实施“以目标导引教学”和开展“以评价促进学习”的课题研究,将课改的理念转变为生动的课堂实践。学校的有效教学的探索成为“新加坡—无锡中小学校长论坛”的主题,《中国教育报》也以整版篇幅介绍了学校在课堂教学目标叙写方面所作的探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将连续三年跟踪学校所进行的“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探索研究,将阶段性成果推向全国。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模式,实行了音乐与美术整合的操作模式;成立了“学生科学院”,培养科技特长生;组织高一学生到惠山区五保老人颐养园进行服务活动,进行善良教育。探索常态背景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专著《有效,无限的探寻》被教育部评定为优秀教师教育图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成果被评为江苏省特等奖,校本课程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课改成果奖。
学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就与华东师大课程专家团队合作,系统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技术规范,开发了满足学生需求的丰富的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能力,打造了鲜明的学校特色,在海内外基础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被誉为“大陆校本课程的发源地”。进入课改以来,学校在梳理百年教育哲学、澄清学生课程需求、评估区域课程期待、整合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了“学会交往,提升团队领导素养;体验探究,增强创新精神;尝试选择,开展生涯规划;热爱生活,发展健康的闲暇爱好;认同自我,具有坚毅的心理品质”的课程目标,科学规划、系统构建了选修Ⅱ序列校本课程框架,包括限选类6门课程(创业设计;团队领导;合唱;演说;形体;国学基础)、任选类6类课程(心理教育;生活技能;特长爱好;科技前沿;社会纵横;大学先修课程)。在新的校本课程规划指导下,学校建设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的课程体系,创建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文化,为每个学生成功成才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教育服务。
 
学校的校本教研机制:以教研组为基本建设单位,以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为载体,以课程开发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着力打造在全新的教研文化引领下,让合作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常态化的“课堂观察”扩展着教研组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实现了听评课方式的转型,名师发展共同体、青年教师学术研究院、课题研究联盟以及学术沙龙等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提升了教师合作发展专业的意识,丰富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方式。在全新的教研文化引领下,学校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研集体和个体。
 
文化建设,在传承中创新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重的教育文化。近年来,学校以百年历史为依托,充分挖掘百年办学内涵,以现代教育的目光审视历史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以前瞻的视角思考并呈现学校未来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追求,在传承中创新学校文化,成效显著,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在国内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人民教育》曾两期专版介绍学校文化建设。
 
在与历史文化的深入对话中,感受到了百年间数代人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努力,秉承学校创始人匡仲谋先生的《匡氏垂箴》中“穷日”、“累月”、“经年”、“毕生”而“赴之”的教育理想追求,提出了“坚毅奋进”的学校精神。
 
研究制定于一九二七年的“十大训育标准”,
 
结合时代精神和学校育人理想,提出了“谦恭厚重,大气恢弘”的学校教育哲学,具体释为“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胸襟旷达,志趣高远”的办学追求。
 
学校不仅把一九二二年由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蒋维乔先生题写的“诚敏”校训和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大家徐仲嘉先生撰写的“校训释义”以“书简”的形式刻于“校训石”上,更是通过每年开学时的全体师生的“校训”诵读、每年第一节语文课的“校训释义”解析,每届新生期中考试时面对“校训石”的“诚信考试宣誓”等隆重、庄严的仪式倡导“立身有诚实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习惯”,倡导全体师生恪守“诚敏”校训,引领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培养学生养成传统人文情怀,把一己人生目标规划构建于家国天下基础之上。
 
学校传承百年的教师文化传统,坚持把“大爱大智”作为铸炼师德与教风进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的崇高境界,每年均隆重举行“大爱无疆,大智有道”师德报告会。传承百年的学习研究之风,提出了“好学力行,敬业乐群”的学风。
 
学生成才途径进一步拓宽。高考、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持续保持高位水准;学科奥赛成绩突出,艺术特长生跨入清华大学、中央美院;每年,众多学子被名牌高校提前录取;首届“优飞国际课程班”23人,有19人进入世界前50强大学;“学生科学院”使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了一片沃土。
 
学校已经成为“教育部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学校”、“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长三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实践基地”,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江苏省课改先进集体。唐江澎校长是“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学组组长,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导师。在“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荣获“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荣誉称号。
 
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学校特征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不断弘扬高尚的道德追求;不断拓宽师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思谋凝聚人心、促进师生主动发展的动力。逐步锤炼出了新时期的省锡中精神:焕发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追求宏伟远大的工作目标,务求落实有成的工作责任,细化精品精细的管理风格,坚持反思研究的自省意识,提倡幸福奉献的价值取向。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