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沅陵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沅陵县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却跨过了漫长的四个多世纪;新式中学的创办可以上溯到清代1901年,学校的始源可以上溯到明代的1541年。
沅陵一中是1949年沅陵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接管的公立、私立中学通过调整,合并,由“六校汇流”而成的新型大型中学,因此,她有多个源头,其主要源头和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新式中学“辰州府中学堂”,而辰州府中学堂则又发端于1541年的虎溪精舍。
541年,浙江余姚人徐珊,字汝佩,前来沅陵出任辰州(沅陵古称)同知。在辰州,他访到了他曾拜师求学的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三十年前由贵州龙场驿丞谪归,途经辰州设坛讲学月余的旧址虎溪龙兴寺,便在寺后建造了一座修道堂,为书院,取名虎溪精舍。是为辰州公立中学堂的本源,亦为今日沅陵一中的始源。
虎溪精舍“大集多士,以昌明其(先生)学”,后拓为虎溪书院。明崇祯初年,宋道樊良枢更名为阳明书院。明末因战乱废过数十年,但到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得到重修,1726年(清雍正四年)又复修拓建。到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沅陵知县赵念曾再扩建时,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复名为虎溪书院。 校训
1898年戊戌京变法后,清政府规定“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各省普设中小学堂”。辰州知府易培基“奉文办学,即以虎溪书院为住院,生童为学生,山长为教员”于1901年“敷衍报成”新校。1903年元月,正式成立“辰州府中学堂”。她与当时的北京五城中学,湖北文普中学,同为全国率先兴办的三所新式中学堂。
该校成立后,校名和校址曾数度变迁。1904年,学校更名为“辰郡中学”,迁址至考棚街。同年秋,沅陵邑绅冯锡仁建议另修新校,校址迁往今天一中所在地的天宁山,由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捐款修建。新校于1912年建成,同年搬迁,更校名为“辰州公立中学校”。现学校办公楼大门上方保留的原石刻校牌,就是1912年所刻。校牌上“民国元年季春月,辰州公立中学校,沅泸辰溆同人重刊”字样,仍十分清晰。1914年秋,因“湖南省政府谋全省统一编定秩序,辰州序第八”,改称“湖南第八联合县立中学校”。1932年,又改名为“辰郡联立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因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沅陵,学校于1939年迁往泸溪浦市。1946年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原址天宁山。
1949年,沅陵解放,学校回到人民怀抱,喜获新生。此时,沅陵县城和城效的中学还有:一、湖南省立沅陵中学。该校初中为第九战时中学,1945年1月创立于溆浦,旋迁泸溪浦市。1946年2月改为国立沅陵中学,5月迁沅陵太常村、杉树溜。8月,改为省立沅陵中学。1949年,沅陵解放前夕,绝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革命队伍,此时仅存校产。二、沅陵县立中学。1943年7月成立,校址圣宫坪。三、私立朝阳中学。该校前身为美国复初会1904年所设的福音小学堂。1909年更名为中西男学堂。1914年起名为“朝阳中学”,校址天宁山。四、私立贞德女子中学和私立辰粹女子中学。此两校皆为外籍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前者创办于1923年,后者创办于1939年。解放后两校已成立联管会,联合管理校务,名为贞辰联合女子初级中学。
|
- 上一篇:广安太和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南宁邕新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