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移动版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通渭县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

通渭县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甘肃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甘肃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通渭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县属普通全日制完全中学。1978年创建初为乡属中学,名为“通渭县城关中学”, 1985年1月改为县属并用现名。学校座落在县城笔架山下,海拔1778米, 北依310国道,南临靖天公路,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等。
 
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历经30年的发展壮大,教职工人数从建校初的15人增至2009年6月底的198人。186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52人,专科学历34人;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省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8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51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学校生师比19.1:1。
 
教有专长,优势明显。学校的多门学科在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体现出整体优势,10多名教师担任全县各类学科竞赛、专业选拔、职称评定等组织的评委或成员。
 
辛勤耕耘,成绩突出。教师中,曾受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 1名,被市县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的40多名,在国家级中学学科知识能力竞赛活动中获辅导奖的45人次,在省市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活动中获辅导奖的28人次,在省市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的48人次,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30余篇。
 
终身学习,理念先进。先后有6名学校领导参加岗位培训,7名教师参加津、沪、闽、京、鲁、陕等地的业务培训,41名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36名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12名教师参加了兼职业务培训,所有专任教师参加了新课程培训。目前,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已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1978年8月学校共招收高初中新生247名,1988年在校学生突破1000人,2002年增至1500人,2003年突破2000人,2004年突破3000人,2008年在校学生数为3800人。建校至今,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15000多人,为各大专院校输送人才1600多名。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研工作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课题研究和课改实验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导向,不断创新,改进方法,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由科研能力向教学能力的转变,由科研成果向教学质量的转变。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跟踪课等活动,进行研讨,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能力;通过课题、反思、研究性学习、高中考命题研究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他人经验,提高自身水平。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做好老中青 “传帮带”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二中学子邵小军,曾以亚洲山地自行车第二名的优秀成绩,取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是通渭步入奥运会的第一人。近年来,86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级中学数、理、化、生物、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50多名学生先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大、第四军医大学、空军航空大学、北京体院、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指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名牌大学。
 
2008年高考中考喜出三状元,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翻番。其中南文瑞同学以644的总分夺全市文科状元,名列全省第九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全县理科前五名中的一、二、四名和文科前五名中的一、二、三、四名均为二中考生。全县中考总分第一名的考生仍为我校初中毕业生。当年本科上线人数首次跨越150人。2009年高考囊括全县文科前五名,本科上线人数突破350人大关,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三、办学条件彻底改善
 
建校初,仅有1540平方米的土坯校舍。之后的20年,学校走勤俭办学之路,全校师生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出力流汗,在艰难中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
 
1998年10月,随着教学楼工程破土动工的礼炮响起,全县有识之士看到了二中发展的曙光。
 
学校教学楼工程建设,曾因资金严重短缺搁浅3年,直至2002年被列入义教校舍建设项目工程后得以竣工。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270万元。2004年,学校创造了通渭教育史上的 “二中发展速度”, 当年动工修建并投入使用的建筑有: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总投资218万元的教职工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5万元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950多平方米,总投资210万元的综合楼。2005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的学生公寓楼动工。2006年8月,1200多名农村学生告别了校外寄宿的历史,入住了食宿俱全的学生公寓楼。
 
其后,办学条件的改善向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教学服务发展。学校在债台高筑的困境中,领导主动争取,教师积极配合,外争项目资金,内集职工贷款,全力以赴改善办学条件。先后配备了微机室,建立了校医室,装备理、化、生标准实验室5个,安装英语听力射频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各1套,安装教师办公备课系统20套,购置多媒体移动柜6个,装备校园广播系统和安全监视系统各1套,校助师筹教师人手笔记本电脑一台,因特网覆盖整个校园。
 
四、精神文明异彩纷呈
 
学校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县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2005年,学校被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定西市少年军校”;2006年,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基层先进党组织”,学校被评为全市“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高中会考先进单位”;2007年,学校获“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2008年,获“甘肃省第九届青少年书信文化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被定西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学校先后赢得“全区省属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田径赛初中组总分第一名”、“地区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田径通讯赛中学组第一名”、全区中专中学篮球比赛“中学男子组第三名”、评为全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中,学校曾获得团体三名以上成绩达20多次,教师个人荣获地、县各种荣誉称号10次以上。近年来,为高校输送的体育专业人才占全县同类考生的50%以上,为争创历届全国“体育先进县”和“田径之乡”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各类文艺汇演和书画艺术展览活动,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为丰富校园生活,定期举办由全校师生参加的棋类、球类、拔河、书画、演讲、朗诵等竞赛和评比活动。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的音乐、美术专业人才占全县同类考生的60%以上,为县上赢得“全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殊荣做出了努力。
 
五、开拓思路共创辉煌
 
自建校至今,学校先后有10任校长,5任党支部书记,12人任副校长。1997年后内设机构有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和办公室,群众组织有工会、团委、妇女小组。各机构组织在校委会、党支部的领导下密切合作,按照各自的分工履行职责,为学校教育管理和常规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组织教师赴甘谷、会宁、陇西、安定等教育先进县区参观学习,外学经验,内强素质,不断探索,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制度保证。学校非常重视“十佳教师”和“十佳班主任”的评选工作。截止目前,“十佳”评选活动已开展了三届。为把二中办成学生满意,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学校,通过广泛联系,从2009年秋季开始,由兰州南特数码公司、八通教学仪器设备公司和通渭宏图电器公司分年度循环资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60名高一新生,免费进入进取班、成才班、励志班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六、人脉永续培德育才
 
通渭学人中,秦嘉、徐淑夫妇以古诗抒发爱情,因五言诗成熟的创作而彪炳文学史册,成为东汉著名的夫妻诗人;旅英华人杨子恒,因分子遗传学方面卓越的贡献当选2006年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中国大陆获得博士学位而当选其他国家院士的科学家。姚檀栋在长期的冰川学研究中,开拓和发展了中国的冰芯研究,2007年入选中科院院士。他们是通渭人民的优秀儿女,更是莘莘学子的楷模。
 
志当存远牛谷河畔自古贤士揽星月,敏而好学笔架山下而今俊才折桂枝。今天的通渭二中,庄重典雅的建筑,宏伟庄严的旗台,碧绿齐整的树墙,情趣雅致的书画,丰富多彩的橱窗,富含哲理的警句……美化绿化、硬化净化的可爱校园,每一片树叶说话,每一处景点育人。它们时时吸引学生驻足品味,耳濡目染,良好的学习、生活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从而使学生坚定信念,增强学习定力,提高审美情趣,传承校园人脉,守望精神家园,实现人生理想。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