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移动版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样本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由著名实业家、旅泰侨领张锦程先生乐捐巨资倡建的一所公立中职学校。办学以来,普宁职校人知难而上,锐意创新,学校不断实现跨越发展,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2014年,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定为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同年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目前,校园占地面积近300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多名,专任教师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学校开设了20个专业群40多个专门化方向,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等3个专业被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被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学校师生多次代表揭阳参加全国、全省等各级各类竞赛,并获得突出成绩。多年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在当地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基础建设增添后劲
 
近年来,由于学生规模迅猛扩大,自然带来了校舍紧缺、设备不足等问题。为此,学校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通过争取华侨捐赠及各界热心人士赞助,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助,争取政府贴息向银行贷款及自筹等途径,先后投入1亿2000万元用于扩建校本部和新建北校区;通过参加省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和校企合作等途径,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实训教学设备的配套建设。
 
在普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学校多方筹资建成面积达15000㎡的教师公租房,还通过“BOT”模式引资4000万元建成了师生食堂及学生公寓,进一步改善了办学基础条件。
 
由中央财政资金专项支持的运动场维修改造工程也已获准立项,将于近期进行公开招投标,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大大优化办学条件,为学校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二)一流师资助推发展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学生。多年来,我校根据职教特点,着力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促进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是通过面向全国招聘“双师型”专业教师以及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等途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既能讲授理论,又能示范实操)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400多人,其中专业课教师300多人,80%以上是“双师型”教师。
 
二是通过发动乡贤、企业家及校友捐资设立教育基金会等途径,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安教乐教。同时,特别注重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做到事业留人。
 
三是重视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每年都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带头人培训,或者邀请国内外专家莅校开展培训。近年来,共有85人次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7人次出国培训。
 
近年来,我校教师先后完成了8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在正式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和编写教材100多本;不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获佳绩,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先进个人累计100多人次。学校还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
 
(三)创新模式“出入”畅通
 
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为增强办学活动,我校不断创新思路,成功探索和实践了多种办学模式,促进了“出入口”两畅通。
 
一是紧贴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学校紧紧依托市场办学,开设了20个专业群40多个专门化方向。近年来,为适应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先后新开设了物流管理、石油化工、企业环境管理、中药制剂、建筑等专业,受到学子们的欢迎。
 
二是创新办学模式,拓宽招生门路。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门路,逐步形成了“多种办学形式并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目前,办学形式有全日制,也有业余教育;有中职中专班,也有高技大专班;有学历班,也有短期培训班,还有工读结合班。连年来,学校招生人数屡创新高,2015年招录的全日制新生更突破5000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1000多人。
 
三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学校每年与400多家用人单位保持挂钩联系,学生就业率连年达99%以上,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如:2016年6月18日举行的招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家企业共提供6000多个岗位,而我们参加实习就业的学生只有3200多人。
 
(四)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大赛”,技能大赛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突出技能教学,探索和实践了“一体化”、“模块化”、“ 项目化”及“企业课堂”、“场景教学”及“托管实训”等新型教学实训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学生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如:2015年,有21个项目43位同学分别荣获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16年,有26个项目36位同学获奖,获奖总成绩再次名列全省前茅。
 
(五)产教融合迸发活力
 
职业学校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年来,我校通过与企业联办专业或合作开设“冠名班”、“定制班”等途径,努力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路子,实现产教研三位一体的融合。如:汽车专业与“博世”、“斯必克”等大型汽车企业合作开设实训基地,与广东欣旺汽车贸易公司合作开办“欣旺名车”订制班,富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计算机专业与深圳达内软件公司合作开设“软件测试师班”,为提升学生就业品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药剂专业与普宁市绿洲胶囊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校企联办班;烹饪专业依托上海汤豪仕饮食连锁机构等知名企业,探索实践实训教学“托管”模式等。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活力,目前,我校正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子。2016年2月,我校《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被定为省职教学会规划科研项目,目前,学校正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更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国家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普宁服装支柱产业发展,近期,我校还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组建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关工作。
 
(六)校园文化凸显魅力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和“未做事、先做人”的育人理念,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我校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扶持校园主流媒体建设,引导师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政治稳定,促进校园平安和谐。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打造一流校园文化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校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创造性地推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管理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建有设备完善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成立了各类社团52个,经常开展多形式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成才成长。2011年7月,我校被评为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2013年1月,学校春华诗会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十佳社团”称号;学校英歌队表演的节目《雄风》曾获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一等奖;学校艺术团多次出色完成上级演出任务,2015年12月还曾应邀赴港演出并获得广泛赞誉。
 
(七)国际合作提升品位
 
为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办学影响力,学校与泰国张锦程基金会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10多期“泰国学员中文培训班”,培训了泰国华侨子弟1000多人次,使其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加深对祖国故乡的感情,植下对中国“根”的观念。2014年8月和10月,先后与泰国北柳府皇家大学、北柳府职业技术学院和新西兰南方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不断拓宽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
 
(八)后勤改革优化服务
 
近年来,普宁职校发展迅猛,但后勤服务模式落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学校大胆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将校园卫生、安全保卫和绿化美化等模块的具体业务打包交给有专业资质的企业“托管”,学校则负责对提供服务的企业进行日常监督和评估。这既大大提升了后勤服务的专业能力,又使我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办学综合水平。
 
三、“十三五”期间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校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要实现“五个一”,即:继续保持一万人左右的办学规模;大胆探索一条国际化的办学道路;积极打造一个“立交桥式“的学生成长平台;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高品位示范性学校;努力创建一所具有国际办学特色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按照上述思路,我们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稳步保持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水平。“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探索实践多元办学模式,促进学校做强做优,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维持在10000人左右。同时,探索实践“3+2”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积极打造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为创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夯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基础能力。要依法依规用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加快完成运动场维修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产教融合工程规划建设项目申报成功并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完成学生公寓第二期、教学综合楼及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等工程;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支持,把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维修等专业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把机电技术、电子商务、会计专业等专业建成省级专业实训中心,优化学生实训条件。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数字化校园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提高办学质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整合课程资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要结合我市产业布局调整,切实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工科、商贸为主,艺术、文秘、学前教育等人文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积极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教育科学研究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落实“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双证书”率和中职学生中级工考核通过率。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构建面向人人的技能大赛制度,完善技能大赛激励机制,力争每年参加省内大赛排名保持前十的水平,参加全国竞赛有新突破。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四是进一步加强德育及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擦亮校园文化品牌,把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讲究社会公德、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型公民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五是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办学活力。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途径,特别是与本地区上规模、上档次的重点名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提升产教融合的有效性。同时,争取上级党政的重视支持,不断深化与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打造区域行业从业人员核心培训基地,进一步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六是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道路。要进一步拓宽办学视野,主动寻求中外合作项目,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使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对外合作办学来加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