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移动版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瓯海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

瓯海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创建于2001年8月,是一所全日制省三级重点公立高中,温州市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学校坐落于温州市区水心河畔,教学设施按Ⅰ类重点中学标准配置。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110人,中高级教师占71%,省市区名校长、名师及其培养对象、市区级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共28人(次)。学校以“唯严、唯诚、求实、求真”为校训,制度建设规范,师资队伍整齐,教风严谨,学风优良,校风文明。学校创办以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迅速成为瓯海区有影响力的一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位置,多次获得市、区教育局表彰。学校提出了“零缺陷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过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提出了“创精品高中”的奋斗目标。学校积极构建“零缺陷”德育管理方式。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着“品行强化,道德内化,管理自我,发展自主”的思路,努力寻求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拓展德育新途径,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设立多个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有中学生业余党(团)校、法律学校、家长学校等,开展德育导师制、心理辅导活动,深入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工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温州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做报道了我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学校积极探索“零缺陷”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式。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十分重视教学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学校承担着国家“十五”规划课题《语文素质与人文的发展》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还进行着《OM竞赛活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中语文新教材备课艺术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电视直播台、英语广播台、校报校刊、“青年论坛”、“青年辩论擂台赛”、校园网站“班级主页”等是你一展身手的舞台,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多姿多彩。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提供给你自主学习的空间,你的学习兴趣将在学里得到激发,保证你在学习上向正确道路前进的多种可能性并创造“未来机会”。学生社团活动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现有15个学生学习提高型的文化社团、3个公益类社团、3个理论型社团、5个文艺类社团、4个活动型社团。学生社团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学校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为瓯海区示范图书馆,藏书57000多册,电子图书馆藏书20000多册,并配备了52座的电子阅览室和8座的视听阅览室。校内英语广播台、校报校刊、“青年论坛”、“青年辩论擂台赛”、校园网站“班级主页”等是你一展身手的舞台,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多姿多彩。学校于2011年4月被评为瓯海区校园文化示范校。
 
学校荣誉  五四红旗团委 温州市文明单位 省三级重点中学 A级普通高中温州市文明学校 绿色学校 温州市重点中学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 学校大事记
  2001年3月30日,温州市教育委员会发文(温教普[2001]29号),同意创办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
 
2001年8月22日,根据瓯教[2001]147号、[2001]148号文件精神,学校聘任和公布了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瓯二高[2001]1号)。具体分工如下:章方辉:校长;潘风: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张文乐: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高东娅:教科室主任兼教务处副主任;沈家德:办公室副主任;徐敏:政教处副主任;金小平:教科室副主任;孙建楷:教务处副主任;黄长金:总务处副主任。
 
2001年9月13日,为创建我校德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瓯海二高德育工作委员会。章方辉同志任主任,潘风同志、张文乐同志任副主任,政教处、年级段、教研组相关人员及各班主任为基本成员。2001年10月12日,校第一届学生会成立。林建武同学当选为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
 
2001年10月25日-26日,学校隆重举行首届田径运动会,区教育局黄大伟副局长等领导到校祝贺。高一(2)、高二(2)、高三(4)分获各段冠军,12人15次达4项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2001年10月30日,校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章方辉任书记,高东娅、沈家德为支部委员。
 
2001年11月5日,我校第一届工会成立,主席:潘风,委员:徐剑菲、周禄良、姜林阳、毛小茹,经审委员:韦毓阳、曾令团。
 
2001年11月25日,我校在瓯海宾馆召开首届教代会,中心议题是讨论结构工资实施方案。区教育局副书记、工会主席吴银贵到会祝贺并讲话。
 
2001年12月5日,瓯海二高校报《瓯海二高报》创刊。温州知名书法家陈忠康为报头题字,《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周祥、温州市文联主席张思聪、全国中语会文学社研究中心浙江分会秘书长章景曙为本报题词。
 
2002年4月5日,瓯海二高首届团代会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何旦旭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瓯海二高首届委员会书记,林晓昉为副书记。
 
2002年5月15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首批127名志愿者面对国旗举行了宣誓仪式。6月10日,其首个服务基地:松柏社区服务基地正式挂牌。
 
2002年7月,我校第一批毕业生447人毕业,其中307人报名参加2002年高考。上重点线: 4人(理科)林仲贤、陈林、(文科)陈官、陈小芳;本科2:14人;本科3:37人;专科1:38人;专科2:93人;组档:67人;体艺:6本+1专;合计260人。上线率84.69,本科率19.87。
 
2002年10月10日,我校首个学生社团——水心书画社成立。书画社分为书法小组和美术小组。
 
2002年10月29日,“水心文学社”成立,并邀请温师院叶世祥教授作《我所理解的鲁迅》文学讲座。
 
2002年12月20日,区中学生辩论赛在我校举行,我校辩论队荣获冠军。
 
2003年4月,我校高三(2)班潘新新同学的作文《爱的思考》(署名牧野)被收入漓江出版社《2002中国年度最佳中学生作文》中。
 
2003年7月章方辉同志校长调离,8月区教育局任命陈汉初同志为瓯海二高校长,班子重新调整,副校长:潘风、张文乐;办公室主任:金小平;教务主任:孙建楷;政教主任:徐敏;总务主任:黄长金;教务副主任:何旦旭;政教副主任:南建义;团委书记:林晓昉。
 
2003年8月校刊《水心》创刊;10月《瓯海二高报》荣获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评选的“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称号。
 
2003年9月,学校在温州市高考总结表彰会上受到表彰,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2003年高考普通高中组教学质量三等奖。
 
2003年10月-11月份,分两个阶段成功举办了首届教学节,开出专题公开课41节,听课400余人次,“校本培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3年10月21日,我校党支部举行换届选举,陈汉初、张文乐、金小平三位同志为第二届支委会成员,陈汉初同志为支部书记。
 
2003年11月14日,学校以36项达标,4项基本达标,2项不达标通过了省A级高中办学水平的督导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提高的一个标志。
 
2003年12月11-13日,学校女子排球队通过顽强拼搏,荣获瓯海区排球比赛冠军,这是我校体育史的第一个团体冠军。
 
2004年1月8日,我们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规范的管理通过了温州市文明单位的评估验收。3月份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十一批温州市文明单位。
 
2004年3、4月分,我校成功举办首届教学节。主要内容有:优质课评比,新入伍教师上岗公开课、区级新秀汇报课、青蓝工程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开放周等。
 
2004年4月,经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制定《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规章制度汇编》,经第二届教代会审议通过于2004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它对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4年5月,我校顺利通过第五轮温州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市级行规达标学校。
 
2004年6月21-2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组对我校进行市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我校以22项达标,5项基本达标,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4年7月,我校真正意义上的首届毕业生毕业,高考取得突破性成绩,各项指标名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报考人数277人,上线271人,上线率97.83;本科上线142人(其中重点上线8人),本科上线率51.26%。上重点线:(理科)林文斌、张伟伟、周增强、胡雪樟、林蓓蕾、夏锚、吴晓(外省考)、(文科)潘苏文,本科2:37人,本科3:90人,专科1:29人,专科2:87人,组档:14人,体艺:7本。
 
2005年5月,我校网站 正式开通,学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5年7月4日至11月16日:为期四个半月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位党员结合自身及岗位特点,认真整改,并开展送温暖活动效果良好。
 
2005年10月30日,学校成功举办了“成长心连心”活动,温州电视台、温州时报、温州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作相关报道。
 
2005年12月6日,市绿色学校检查验收汇报会在我校举行。同时,我校通过了温州市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2005年12月6-7日,省三级重点中学评估组对我校进行省三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我校以34项达标,5项基本达标,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5年12月,学校制订了《第二个五年(2006-2010)发展规划》确立了创省二级重点中学的发展目标,并且重新修订了《教育教学评定条例》和《教育教学奖励条例》逐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瓯海二高现代化建设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2011~2015)
 
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于2001年3月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于2001年9月正式开学,是一所隶属于瓯海区教育局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路252号。校舍是原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瓯海中学校址。
 
学校的前身是瓯海区景山中学高中部,瓯海区泽雅中学高中部,瓯海区藤桥中学(现隶属于鹿城区)高中部。瓯海二高的创建,是根据瓯海教育局“迁建一所,盘活全部”的校网调整原则进行的,学校创建成功,实现了瓯海区高初中全部分离,为瓯海区的普通高中发展事业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学校于2005年前完成了创建的三大任务:2004年通过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5年通过温州市重点高中、浙江省三级重点高中评估验收。这几年,学校还获得了“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瓯海区“教育质量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已成为瓯海区、温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普通高中。
 
办学的关键是人,本质是和谐发展。人本观念是出发点,和谐发展是归宿。
 
追求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学生和谐成长奠基,为教师专业提升提供环境,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改革。崇实臻贤,以“崇实”为教育教学行为准则,讲求务实的校风、朴实教风、踏实的学风;以“臻贤”为培养发展目标,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全面培养人的素质,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用之才。
 
学校以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1150——1223),字正则,晚年定居温州水心(本校坐落地),著书讲学,人称“水心先生”)的事功学说为校训的思想核心。“务实而不务虚”,反对陈腐观念,不迷信权威思想,不讲究来历依据,不袭用前人做法,勇于开拓创新;“黜虚从实”,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以“严、诚、实、真”四字为修身、修性、修德、修业的要旨,追求现代教育理念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契合。
 
严肃严格 严密严明 严整严谨
 
诚实诚心 诚信 诚朴诚笃诚恳
 
实干实际 实践实效 实证实用
 
真谛真理真性 真知 真挚真确
 
坚持文明建校、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教兴校的方针,从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处、细处入手,注重过程与细节,做到管理精细、教学精致,追求教育质量质量的精美,以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谐的育人方式来促成人的和谐发展。
 
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追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既注重制度对人的约束,也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
 
1,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业务素质,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成为有很强凝聚力的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带头人。
 
2,整理、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一些得不到落实的制度要重新调整、大力落实,一些管理死角要在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按章办事,以管理规范来大力整饬教学秩序的规范,使学校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1、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创造优良的德育工作氛围,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德育导师制”的管理工作,完善考评机制。形成德育工作系统,从环境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榜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六大系统来进行德育工作。
 
2、强化了思想政治的主渠道和学科德育渗透的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切实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系。
 
3、抓好了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以文明礼仪为切入口,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深化学生德育评价“千分卡”制度,开展文明班、文明寝室及德育标兵评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搞好值周班管理工作,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4、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追求德育管理的道德内化,注重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砥砺人的品性。
 
1,培养了青年教师。 为了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们做到关怀培养与信任使用相结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给青年教师送温暖,老中年教师给青年教师架“人梯”,实行“传、帮、带”。还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在教学一线担当重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开拓前进。
 
2,建设了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从四个方面来提高了教师素质。①教育思想素质。我们继续深化“师魂工程”,激励广大教师“崇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正行风”,培养教师具有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对新知识的敏感性。②文化素质。为有助于教师队伍的自我完善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校本培训和专业深造的方法,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③教育教学能力素质。经常性地开展教学比武,积极推广现代教学手段,以新课程理念来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来夯实基本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艺术。④教研能力素质。以科研课题与教学改革为引领培养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真正做到“科研兴校”。
 
3,实施了名师工程。推选与培育了一批教学能手,培养了一批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具体措施是发现苗子,明确对象;及时总结,不断提高;结对帮教,相互促进;政策倾斜,设立教科研专项资金,鼓励冒尖。。
 
4,规范了教学秩序。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执行《教师考勤制度》、《教师备课规范》、《课堂异常情况登记通报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严肃校规校纪,大力端正教风。执行《学生学习常规》、《学生作业常规》、《晚自修管理常规》等制度,大力端正学风。为教学各个环节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5,强化了教学常规管理。
 
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师考核要求》等有关文件,加强常规检查和考核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完善《教研组评比条例》、《教师评先评优办法》,积极创设促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有效发展平台和载体,为他们发挥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
 
6,进行了教学过程的改革。
 
教学过程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更多的自读、自学、自主的方法和机会,增加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要求教师的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在教学内容方面改变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课堂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教学方式要由传授式变为探究式,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知、能、情、意的全面吸纳。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环节。确立好课、优质课的综合评价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新确立评价标准:第一、对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考查;第二、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的效果的衡量;第三、对学生注意力、吸收率、巩固率以及内化程度的反馈。
 
7,优化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通过教学评价能够使得教学活动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规范教学检测制度,实施学分管理办法,对补考、重修等要作出明文规定。加强动态评估工作,确保动态评估的有效性。
 
1,完善了教学设施。继续完善图书馆建设,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特色的营造,根据学校发展场地受限制的情况,合理调整校园布局,建设精致的校园。
 
2,规范了后勤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使学校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设施维护、校园绿化、实验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总务管理等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严谨、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1、文化底蕴相对不足。学校的沿革虽然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可资依托的文化背景并不浓厚。二五期间,虽然尽力挖掘地方资源(水心先生和永嘉学派)来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虽然外在的文化气象可以在短期内营造,但是要想达成内在的人文共识,尚有待于时日。学校尚未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精神。由于办学历史稍短,学校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加入二五规划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办学目标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必要的宣传,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从而难以内化了师生的行为。尚未凸现有影响制度威力。由于制度多而杂,加上运行机制不畅,故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威力不大。尚未形成有特色的课程文化。由于高考任务重,认识偏差,加上教师的水平有限,故尚未形成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尤其是校本课程单薄无力无光,高二研究学习课程建设无序。
 
2、办学基础欠缺。生源不够理想。学校虽然坐落于市区,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对瓯海辖区的考生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前面有两所省一级重点、二级重点高中,学校吸引不了真正的优势生源,跟市区一些学校相比,学生入学分数的差距还相当大。办学资金相对不足。学校虽然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的基本建设可以由上级拨款,但总体拨款数额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求,自筹资金的渠道又十分有限。资金相对不足将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一个事实。校舍偏小,教学楼门窗等设施偏于陈旧。部分用房被瓯海电大借用,专用教室、考试场地布置有一定困难。
 
3、教育教学的内驱力显得不足。一是管理的科学与民主制度有待于完善,二是学校共同的办学理念有待于深入,三是学科品牌、教学质量品牌、一些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四是尚未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认识不到位,由于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工作思路局限,教研活动没有制度化、主题化、有效化、课题化,故教研气氛不浓厚、效果欠佳。五是尚未形成有正导的评价机制。由于学校人员结构复杂,良莠不齐,加上评价方案和结构工资方案的陈旧,故出现评价不合理,分配不科学现象,评价机制缺乏正导向。
 
4、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尚未培育出一队敬业的后勤队伍。由于农民工的增多,其服务意识差,水平低,加上分配不均,师德育教育不到位,导致后勤队伍工作懈怠、低效、虑浮,从而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尚未形成一支高效务实的行政队伍;由于评价不科学,兼课任务重,出现重教学轻行政倾向,故工作不务实,执行力不强;尚未建成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三面向”指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内强功力,外塑形象,充分挖掘一切潜在因素,实现和谐学校建设,努力实践“质实创发,臻于至善” 的训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凸现特色教育,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党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办学理念:
 
以内驱力作为思想工作的切入点,以文化力作为教书育人的奠基石,以凝聚力作为团队精神的催化剂,以亲和力作为和谐校园的活源头,以教研力作为优化质量的主途径,以精神力作为事业发展的强支柱,努力构建教师自豪、学生健康、家长满意的和谐学校。
 
三、办学思想:
 
四、办学目标:
 
(一)学校目标:致力于创建市现代化学校,不断巩固市现代化学校的创建成果。
 
(二)学生目标:致力于“138”育人工程建设,将学生培养为“三热爱”、“八学会”的具有现代人格的毕业生;
 
(三)教师目标:致力于“1369”教师培养工程建设,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三坛”和名师。
 
1、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精神。提炼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完善教风、学风、校风规范,通过各类会议,不断宣传学校精神,努力深入人心,内化了师生的共同行为。
 
2、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制度出笼由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制度内容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执行结果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制度执行和段处室相结合。
 
3、规范校本教研。提高教研实效,努力做到日常化、制度化、主题化、系列化、有效化、课题化。拓展教研方式与平台,明确教研任务,加强教研管理,提高教研实效。
 
4、建设有特色的课题文化。调动教师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编制校课程开发计划,落实课程开发任务,努力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改革研究性课程管理机制,由年级段直接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努力改变高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无序状况。
 
5、建立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调整评价方案,力求评价方案科学、公平;建立评价小组,力求评价人员客观、全面权威;收集评价素材,力求及时、全面。这样评价就高效了、科学了、公正了。
 
6、培养一支敬业的后勤教辅队伍。加强师德教育,加强专业培训,改善评价机制和聘任机制,努力克服懈怠情况,努力提高后勤教辅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积极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7、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整体规则、群策群力,分工合作,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环境专题,整改和建设大行动,努力营造舒适、朴素、大方、向上、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8、、建立高效务实的行政队伍。加强行政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行政队伍党性修养,加强行政队伍的专业修养,合理行政队伍的课节数量,完善行政队伍的述职评价机制,加大奖惩力度,不断提高行政的执行力、向心力。
 
六、实施策略:
 
1、校务管理目标:
 
健全领导机构,班子廉政、勤政、能政、亲政,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带头人。
 
2、校务管理措施:
 
(1)建设精干的领导班子。
 
① 加强班子思想建设。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先进性和模范性,自觉接受评议,且评议分数高。
 
② 提高班子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学习,不断培训,不断增强和提高执行力。
 
③ 加强和改善党的组织建设,要求党员“明志、律己、奉献、表率”,争创市、区级“先进党支部”,执行“议事原则”,加强谈心活动,充分发挥党的监督作用,确保行政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④ 加强和完善校务公开。规范办学行为,推行校务公开,依法照章办事。
 
(2)强化学校务实高效管理。
 
①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议事原则”、谈心活动、巡课巡视制度及校长接待日和家长开放日活动。
 
② 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年级段管理制,做到责权利三结合。
 
③ 改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办公设备,实现办公自动化。
 
④ 加强质量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各常规管理,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发展。完善考勤制度,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学生考勤管理:一是规定请假程序,二是规定请假权限,三是正确使用新版请假条,四是规定班级考勤的记录上报程序,五是完善对班级考勤工作的考核。
 
(3)建立和谐的人际校际关系。
 
① 内求和谐:
 
A、共同确定师生需要,解决师生困难。
 
B、宣传办学目标,公布重要活动,形成共识。
 
C、树立名师形象,激励教师上进。
 
D、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愉悦师生身心。
 
② 外求支持:
 
A、争取政府和业务部门政策和业务支持。
 
B、参与社区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知名度。
 
C、加强家校联系。开好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和家代会,形成教育合力。
 
D、争取媒体支持,加强学校亮点和特色宣传力度。
 
E、加强校园网建设,办好《瓯海二高报》,及时、详实地宣传、展示学校。
 
(4)完善内部机构,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A,整合处室功能,明确岗位职责
 
学校将进一步明确各处室的功能和各岗位的职责。各处室要本着效率优先、公平优先、特长优先的原则,整理本处室(包括下属部门)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形成书面材料,经校务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后发文公布,作为行政人员、后勤教辅人员承担职责的依据和接受考核评价的依据。启动岗位聘任,分工落实到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学校行政班子要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要经常开展主题学习、专题调研等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进一步提高校长办公会议和行政会议的科学决策能力,做好决策的发布与执行工作。
 
B,建立规范制度,实现家校联动
 
制定家校联动有关制度。要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好家长会,提前规划,讲求实效。要引导年级段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会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一方面向其他家长宣传学校的工作思路。要继续做好家访工作,校长接待日要专门安排时段向家长开放,实施家代会制度。
 
C、遵循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切实做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加大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管理。加大对综合技能课程的管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加强课务管理,规范教师请假和公出课务调整。
 
D实施年级段委员会负责制
 
要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年级段委员会负责制。一般由一位校级领导、一位中层副职、一位年级段长组成年级段委员会,针对本年级段的特点和具体任务,负责落实教师队伍配备、教学常规管理、分层教学、选修课开设、月考等具体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段的教育教学质量。
 
E,举行处室“三个一”活动
 
各个行政处室要开展“三个一”活动。首先是巩固一成果。即选择以往工作中比较成功的一项活动,总结经验并作理论提升,从书面上对活动进行规划和规范。二是完善一项制度。即选择一项和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工作制度,联系以前一段时间的制度执行情况,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讨论、研究修订完善该项制度,并做好制度落实工作。三是提炼一种特色。即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提炼本处室相关工作领域的某一种工作特色,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F、实施走动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学校行政领导、年级段委员会成员、教研组长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到学生中间、教师中间,一是宣传学校的制度和决定,二是倾听意见和建议,了解各方面情况,向学校行政办公会议汇报。学校将更加强调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首先,是全面修订规章制度,为依法办校、按章办事提供依据。尤其是要更加重视程序透明和规范,精心完善《办事规程》、《校内事务报告制度》、《结构工资发放规程》等规范办事程序的制度。其次,是在行政管理中推进项目管理法,推广运用《SMART任务安排表》、《专项活动计划表》、《加班计划表和登记表》等,使行政管理工作做到提早规划,按时启动,责任到人,监控到位。
 
G、改进会议制度
 
会议是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必要载体,学校以已经发文的《关于各类会议的若干意见》为依据,明确各种类型会议的时间、召集人、程序和纪律等规定。各类会议召集人要提早规划会议主题、内容、发言人、所需时间,各行政处室要配合做好会议的会务准备,确保各种各次会议真正实现高效节时。
 
1、德育工作目标:遵循主导性、主体性、实效性、时代性、人文性、全面性原则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成为“三热爱”、“八学会”的具有现代人格的中学生。做到四化“系列化、主题化、活动化、项目化”,突出“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个基本点”,即以抓学风建设为中心,以抓德育队伍和学生行规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基本点。
 
2、德育工作措施:
 
(1)强化学科寓德教育,含政治课、班会课及各文化课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生处领导与班主任月培训与考核。
 
(3)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优化班集体评比方案,开展星级班集体竞赛活动,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
 
(4)发挥共青团先锋作用。办好业余党校、团校,加强团员先进性和团员意识教育,将优秀团员吸取到党组织中来。
 
(5)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作用。主题为“质实创发,臻于至善”;形式为讲座、文体活动、朗诵演讲、辩论、考察等;内容为国旗下演讲、劳动、军训、校园“四节”、文化“四名”等实践活动。
 
(6) 挖掘节日的德育功能。将每个节日的德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课程,建立档案,开好热线,加强调适;要求心理C证知识,掌握基本调适技巧,加强前期干预。
 
(8)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办好学生社团、校园“四节”、文化“四名”, 校园“四节”、文化“四名”全部由各班级承办,完善校园各文明监督岗、值周班制度。
 
(9)强化家校、社校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长问卷调查,家委会、和家代会,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密切家校联系,形成社校德育合力。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努力建设学生社团。
 
(10)加强德育科研。鼓励培训,开好一年一次的德育研讨会,二月一次的德育论坛,组织好一学年一次的德育论文评比,展示好一月一次的主题班会。
 
(11)确保各段德育重点,因材施教。
 
(12)做好文化规划:教学楼一律挂师生作品,其他建筑物挂市名家作品,班级寝室中挂本班学生作品,全面建设学校理念识别系统与视觉识别系统,建好水心园。
 
1、师资建设目标:
 
3—5名市级名师、三坛;10—20名区级名师、三坛;30名市区骨干。35%以上班主任为区级以上的优秀班主任;学生评教满意率(90分以上)的教师达90%以上。
 
2、师资建设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倡导“敬业、专业、勤业、事业”精神,营造关爱教师成长场,开展师德楷模和模范班主任评比,加强师德考核和经常性监查。除了做好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培训之外,还要进一步深入开展零缺陷师德承诺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文化。
 
(2)开展读好书活动。要求每年阅读教育类名著2本,文学类名著1本,每本写出1000字以上的评论与体会,每学期组织二次读书交流活动并组织评比。建好教育博客。每个教师开设个人博客网站,日志月发表不少于10篇,日志可原创、可改编、可推荐,但原创每月不少于4篇、组织好一学期一次的教育博客评比活动。
 
(3)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活动。贯彻局教研组(备课组)评价细则,落实局教师教学规范。各组组织好一学期五次主题活动,组织好一学期一周的学科听课周活动和公开教研活动,完善行政领导与段长和教研组、备课组的联系制度。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上课无激情的现象,让课堂教学要活起来,做到教师课堂教学走下来;课堂中让学生头抬起来;课堂十分钟练起来;师生共同笑起来。以新课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教科研暨校本研修工作,为一线教学工作注入持久的动力。教研组活动以校本研修为基点,以疑难解答与探讨为主题,做到内容主题化、常态化;备课组活动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为中心。校本研修要着眼于课堂教学。
 
(4)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达标和中老年教师基本功升级活动。按局发文件要求,先组织校内考核、评比,再积极参与局内考核、评比。搭建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平台。要求开放“三坛”老师、一级、高级教师、名师的所有课堂,要求一级、高级、名师一年至少结对一位青年教师,开出一次讲座,到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上一次课。
 
(5)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做好教职工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之中,针对新课标及学科特点建立科学高效的多样化评价机制。学校和学科组要联合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计划性、指导性的教学评价管理机制。
 
1、课程改革目标:全力推进新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2、课程改革策略: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新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决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师资培训、课程编制、教学过程、制订方案,计划和课程设置。
 
(2)组织好三级培训,编印《课程实施培训资料》,加强校际交流。加强校本教研,从备课、上课、反思等各环节体现新课改要求,对选课、排课、开课,课程建设进行全校性研讨。
 
(3)招生规模确定为八轨二十四个班,学生数为1100人,力求做精做细,以精细小求实效。继续实施分层教学。
 
(4)深化体育选项教学改革。高二、高三开始体育选项教学,根据学生自愿选择,以两个行政班为单位开展选项教学,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5)规范选修、必修课程,摸索IB选修模块教学新路。优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提倡先学后教,力争低耗高效。要创造性地编排课程,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层次多、选择空间大的课程编排方案。要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要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摸索IB选修模块教学新路,同时着力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课程,做好相关学分认定工作,社区活动中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规范程序,确保时效,拓展基地,提升功能;研究性学习中做到点面结合,机构健全,课时落实,制度完善,步调一致,边学边导,突出评比,力争每年省、市皆获奖。建好校本课程:德育(班会)课、社会实践课程、中国古代诗文课程、微短型课程课程。
 
1、教育科研目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抓手,提升教师教研、教学水平。五年内教师科研获区级以上奖、交流、发表、篇数和专任教师人数比为2:1.
 
2、教育科研措施:
 
(1)完善教师学习制度。每周至少2小时集中学习。充分利用教育博客,大量积累教育资源。
 
(2)建立严格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建设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立科研档案,重奖教科研成果。重点研究“138德育工程、“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四大课题。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修订教科研奖励方案、管理方案、培训方案。
 
1、后勤服务目标: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做好教学教育活动的后勤服务,办好食堂、小卖部,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2、后勤服务措施:
 
⑴ 提高后勤人员素质。加强二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在服务意识与能力、安全意识、节俭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加强培训。增强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力度,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岗位职责,规范事务管理制度,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争取师生理解和支持。
 
⑵ 严格岗位责任制,完善后勤人员责职,完善后勤人员考核制度,改革后勤人员结构工资制。加强对非事业编制的员工的管理,努力实现合同制管理。按照人事劳动部门规定与临时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加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临时工作人员的待遇由工资和奖金组成,考核结论作为发放奖金的依据。
 
⑶ 加强校产管理。严格登记制、入库制、报废制、盘存制。努力提高校产利用的有效性。
 
⑷ 完善学校设施,改装学生公寓与学生浴室,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改建运动场。
 
⑸ 加强经费管理,严格审计制度。坚持一学期一次工会经审,一年一次的专业会计事务所审计,坚持一张发票四人签字制,坚持物钱结合的审批制和帐实吻合,坚持集体采购制。
 
(6)要加强食堂管理,食堂、小卖部承包经费按时全额上缴学校财政专户,教职工中餐以搭伙费形式拨给食堂,杜绝坐支现象。促使食堂改进服务,增加花色品种,吸引师生到食堂就餐,确保饮食卫生与安全。
 
1,文化建设目标:营造以水心先生(叶适)为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既有现代特色又有人文渊源的校园文化特色,追求“经世致用“的务实校风,全面提升学校品质,全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文化建设策略
 
(1)审视发展形势,理清办学思路
 
学校确定 “质实创发,臻于至善”的校训,将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教职工智慧的基础上,对此校训作进一步的深入解读、宣传与贯彻。全面实施理念系统,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校园特色文化开发
 
A,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要以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大讨论为载体,激发教职工的智慧,统一教职工的思想,不断完善校园视觉标识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B,大力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首先是开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办好艺术节(校园社团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读书节等“四节”。其次是利用重大节庆日、国耻纪念日和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入学毕业、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教育活动。第三是开展体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及时捕捉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C,大力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首先要注重校园物化环境布置。以建设“十无校园”为目标,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完成水心园、绿地休闲小品、名人雕像的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通过学生作品上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网站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室等,提高教学资源服务校园文化的能力。
 
D,大力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瓯海二高制度汇编》,在切合学校实际工作需要的同时,努力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做到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体现民主、科学、法制的原则,让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努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E,加强网站文化建设。推广网站在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行政管理、教学辅助工作中的作用,要利用网站,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要以新校园网为平台,开展网上学习与答疑。要逐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考核办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