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武汉二七中学毕业证样本

 
武汉二七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武汉市二七中学创建于1963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同时在影响和推动江岸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上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2001年,在武汉市教育局和江岸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我校增添了另一校名“武汉市民族中学”,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子,两个校名”的特色完全中学。
 
二十一世纪以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终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校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崭新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学校正面临着近五十年的新的发展机遇,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多方反复研讨论证,初步形成以下适合武汉市二七中学、武汉市民族中学特点的办学方案。
 
一、办学思想
 
建设三支队伍:努力建设好干部、教师、教辅人员三支队伍。
 
落实三个观念:切实落实好现代的学生观、全面的质量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
 
实现三个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凸显学校特色、实现和谐发展。
 
二、学校定位
 
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把武汉市二七中学、武汉市民族中学办成一所在江岸地区乃至武汉市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完全中学。最终把武汉市民族中学办成全国同类城市民族中学的品牌学校。
 
三、办学宗旨
 
继承“二七”优良革命传统,发扬民族大团结精神,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善学上进、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毕业生。
 
学校资源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768.8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7.45平方米,现有图书室、阶梯教室、信息技术教育室和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另有200米塑胶环形跑道、标准田径场一个、篮球场三个、排球场、羽毛球及毽球场四个、学生公寓一栋。两幢五层教学楼与综合实验楼连成一体,雄伟壮观。校园内绿树成荫,小型景观相映成趣,绿化面积1562平方米,覆盖率达35%。花圃花坛群芳斗艳,基本具备了冬有绿、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良好育人环境。
 
目前学校为完全中学,六个年级共35个班,初中14个班,高中21个班,在校学生1840名,在职教职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高级教师24人,中级教师56人,高、中级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0%,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青年教师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本科学历92人,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优良。
挂牌六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学校、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武汉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三次)。2003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评估为市级办学水平先进学校,现正积极向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迈进。
校长简介
校长:曾建发 男,39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参加武汉市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湖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者。江岸区优秀青年教师,江岸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工作者,江岸区优秀教师,江岸区青年突击手,江岸区优秀共产党员,现任武汉市二七中学武汉市民族中学校长,主持学校工作。2000年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进入华师攻读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现师从于国家新课程改革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郭元祥先生,从事课程论、教学论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主要工作经历:1984—1987年在武汉市黄陂一中就读,1987—1989年在武汉教院生物系生化专业就读,1989—1992年在武汉市黄陂县滠口南湖中学从事化学教学三年,其间被评为镇先进教育工作者。1992—2003年在武汉市谌家矶中学工作,1992—1995年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及班主任、1995年9月任教导处副主任、1996年9月任教导主任、1998年8月校长助理、1999年8月任副校长、2003年任校长等工作,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
 
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化学教学得到全区同行的一致好评,成绩显著。多年来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市一、二、三等奖20余人次,指导学生撰写德育论文获市委宣传部等六单位颁发的二、三等奖2人次;自己撰写的论文《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获市级优秀奖,区二等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获区教育学会、中学教研室一等奖, 《“快乐教育”教学模式》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教育论坛》上发表,获区“五优评比”优秀教学模式一等奖,市优秀论文二等奖,另有16篇论文获市、区一、二、三等奖,有《化学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 《名校长成长“四要”》 、 《和谐师生关系重建的基本要义》等5篇论文在省、市级教育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多篇论文被收入区教育局、教育学会论文集,提出并主持了区级“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快乐教育研究”,受到专家好评。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