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高青县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

高青县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高青县第三中学是在原高青县常家中学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开始改扩建工作,2008年8月底竣工,9月初原木李初中、赵店初中、樊林初中和常家初中整合到高青三中,标志着高青县初中进城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近年来,高青县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城区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区人口迅速增长。而城区中小学规模仍然偏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高青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高青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高中段抓整合,初中向县城集中,农村初中改建镇中心小学”的布局调整思路,把高青三中建设作为2007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不断加快初中进城步伐,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传承+弘扬的精神家园
承历史厚重,展时代风采。学校刚成立,就把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等根本性问题提上了议程,组织教职工进行酝酿讨论。
 
新建的高青三中,坐落在黄河河畔,是淄博市距离黄河最近的学校,教师与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和成长于黄河之滨的家乡故土,对黄河有着天然、质朴的亲切情感,师生受黄河精神、黄河品格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加之高青县作为淄博市唯一被列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的区县,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对于高青三中有了更直接更现实的影响。经过反复讨论、认真梳理、精心提炼,站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点的高青三中,勇于担当,扛起了弘扬黄河文化,培育华夏英才的大旗。把“浸润黄河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作为主体文化和核心理念,以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之相应,把学校愿景形象定为“黄河之畔的教育明珠”。依据黄河精神中外柔内刚的品格,把“德成方圆,志行千里”作为校训。依托黄河凝聚各族儿女,勇往直前的精神,把“和谐奠定立校之本,统筹聚合发展之力,创新成就引领之势”作为办学策略。“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知识全面的幸福学子”这一培养目标,更是黄河文化母爱情怀在高青三中的传承和展现。黄河文化,高青三中人的精神家园。
 
合格+技能的幸福教育
积极践行“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创新实施“合格+技能”育人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保证学生学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或兴趣小组,至少掌握1—2门特长技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潜能,都得以发挥和施展。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改革,依据“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原则,把小组由单纯的学习合作,拓展到学习、做人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将小组打造成学校里学生张扬个性、培养能力、自主管理的最基本单位。
 以社团建设为依托,为学生搭建平台,发展特长,展示自我。健全完善学生会、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会、共青团在学生管理和自主工作中的作用。建立“黄河之声”校园广播电台,创办《春溪》校刊,开辟校园网站,成立“书人”文学社和“语文人生写作室”,实施特色班级创建。 开展理财教育、感恩教育,完善文明监督岗、红旗班委、文明宿舍、温馨学生公寓评选等制度。
定期举办“黄河艺术节”、趣味运动会、“魅力体育、活力校园”等特色主题活动。依托舞蹈队、美术小组、音乐小组等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供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动手设计、当场操作、现场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历练、展示提高的舞台。
  在山东省第二届中学生创新实验展示大赛中,参加比赛的7名同学全部获奖,荣获“ 淄博市少年科学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全县篮球、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和女子团体亚军;在全县“白灵艺术节”比赛中,连年荣获一等奖。在全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获得“淄博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乙组第一名”,学校的武术团体操代表高青县参加了淄博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高青三中,成就幸福人生的摇篮。
 
制度+人文的和谐管理
把黄河文化中的刚柔相济运用于制度建设,学校管理原则确定为:“重人文,亦重制度;重决策,更重落实”。以人文关怀激发活力,以制度约束提供保障,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立足学校实际,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放在首位。按照民主程序先后制定了《高青三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教代会制度》、《教职工考核方案》、《职称评聘办法》、《绩效工资方案》、《班主任考评细则》、《管理制度汇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制度体系,做到施政有依据,办事有章法。
 
赋予制度以人文内涵。学校管理主动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小到值班安排大到职称评聘,一律公开,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内容上尽量淡化硬度,多算加法、少算减法,多做隐性考评、少做刚性评价,多激励、少处罚;措辞上避免使用“禁止”“杜绝”“必须”“不能”等生硬词语,少用甚至不用违反什么就怎么扣分、怎么处罚的提法,多用不违反什么或遵守什么就如何得分、如何奖励的提法。
 
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制度制定、修改机制。每项制度的出台,都要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重大改革管理制度的出台,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征求意见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每学期进行2次征求意见活动,通过教代会,对有关制度进行修订,把制度的修订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有效方式。
 
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好事,工作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时时处处彰显人文情怀。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关心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高涨。高青三中,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高尚+精湛的阳光团队
“与黄河一起奔向太阳,共创高青三中辉煌”是学校校歌的主题,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旨。以黄河襟怀坦荡、大爱无疆的阳光心态和百折不回奔向太阳的阳光精神,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开展“阳光、爱心、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风建设,对教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教育。坚持一年一度“师德教风建设活动月”和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评选活动,举办“学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纪律与自由、民主与集中、得与失、作为与地位的关系,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体会成功、享受幸福,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阳光乐观、有责任、有爱心的教师团队。
 
以百折不回奔向太阳的黄河精神,和多色彩、穿透力强的阳光品质,锻造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改革评价机制,创建适合教师专业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拔尖、成名。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组织200多人次到北京、天津、青岛、河南、潍坊等地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与临淄高阳中学和我县花沟初中等县内外名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同课异构活动,积极争取承办省市级优质课评选等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举办“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角色定位”专题研讨会,成立 “三中论坛”和“名师工作室”,开设“教师发展搏客”。开展教改精品课、骨干教师挂牌课、青年教师锤炼课、全体教师提升课、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展示、提高的舞台。
 
凸显特色,提升优势,实施教研、教改特色亮点专题攻关,着力打造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新方法新路子,形成了个人备课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结合实际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五案”流程集体备课新模式,《中国教育报》对这一“五案”流程集体备课新模式进行了报道。
 
立足“生本教育”,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教改课题专项攻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被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教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一项省级教研课题和一项国家级教改课题通过立项。
 
 
1人在省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16人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25人在县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3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5人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100人次在市县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260余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在省市县各级报刊发表交流。2项教改课题,通过国家和省级立项。高青三中,洒满阳光的沃土。
 
课本+校本的绿色载体
按照“形神兼备,绿色人文”思想,积极做好黄河文载体的开发建设。深化“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依托导学案,制定了《关于学科教学渗透黄河文化的实施意见》,结合学科特点,渗透黄河文化,体现学校特色,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黄河文化课程化。
 
启动了校本课程《黄河文化》开发、编写工程,主要包括与黄河有关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精神寓意、品格象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融入黄三角以及歌颂赞美黄河的诗词歌赋等内容,重点突出精神寓意和品格象征,突出融入黄三角,打造黄河之畔教育明珠的高青三中特色和高青三中品牌,现已成书使用。
围绕“浸润黄河文化 奠基幸福人生”,着力打造润物细无声的物质文化。教学楼有黄河文化长廊;办公楼有体现爱心、责任、博大、宽容等黄河精神的内容;宿舍楼展现黄河精神温馨和谐的母亲情怀;室内集中展示“和融共进、行健搏新”的黄河精神。校徽、校服、校树、校花、校歌及标准字、标准色处处彰显“温馨、和谐、阳光、幸福、绿色”的黄河文化氛围。高青三中,黄河文化孕育的绿洲。
 
黄河文化让年轻的高青三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无穷魅力!
 
一个新的三年目标已经确立。
 
人们从这所初中进城第一校的身上,看到了黄河之畔一所教育明珠的影子。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