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证样本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前身是上海市鞍山中学,建立于1960年,1978年确定为杨浦区重点中学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干部和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潮,努力探索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建特色学校的途径,积极参与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是上海市“一期课改”的试点学校和“二期课改”的实验研究基地学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效。2001年,在杨浦区创建“知识创新区”的大背景之下,依托区域内的知名高校同济大学,更名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年学校进入了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阶段。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于2007年10月正式跨入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行列。如今学校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同济精神”引领下的教育优质、特色鲜明、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型大学附中的目标而奋斗。
 
同济大学一附中继承了鞍山中学的优良传统,是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区重点中学。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教育改革,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建立了由校长、党支部书记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形成了人人重视德育工作的良好气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争创德育特色,提高德育实效。
 
办学条件办学规模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新校区坐落在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腹地、生态环境优美的新江湾城。占地100亩,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由实验信息楼、图书教学楼、体艺馆、学生宿舍、行政楼等组成。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人文的理念,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新校区2008年7月交付使用,2008年9月1日,学校在新校区举行隆重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一所崭新的、具有上海市一流教育设施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展现在上海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江湾城中。
 
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拥有高级教师4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60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也纷纷崭露头角。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11人,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39人;市名师后备人选与优秀青年教师3名,区骨干教师6名,中青年教师 82名。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级教学评比中也纷纷崭露头角,硕果累累;学校的科研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三项市级立项课题。
 
在教学方面,1991年被定为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单位。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教材熟、目标明、语言精、气氛活、内容新”,努力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注重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市、区乃至国际、全国比赛中获奖。
办学优势
通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在许多方面成绩显著,且已形成特色。学校重视电化教学和信息教育,建立了一个大型电化教学区,设有映播室、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电脑房,备有各类电教器材,班班有电视机,形成校园电脑网络,是上海市电化和信息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已经形成艺术教育特色,配有专业艺术教师,聘请著名艺术家担任顾问,在各级别比赛中屡次获奖,校合唱团在市、区、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2001年8月参加泉州国际童声合唱比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多次被评为体育先进单位。足球是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多次在市中学生比赛中夺魁。学校的篮球运动也蓬勃开展,多次在区内获得名次。在德育方面,学校提倡寓教于乐,主张“学生主体、有序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注重在活动中提高实效性,实现德育内化。
 
从1996年起,学校开展“读名著、学名言、听名曲、演名剧”为主的“四名教育”活动,旨在深厚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实现德育的内化。“四名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特色项目,2002年荣获杨浦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二等奖,被批准为“上海市绿叶基金资助课题”。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校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活动课基地”,“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上海市特色团组织”,“杨浦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杨浦区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等称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研究”为国家级课题,“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四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被确立为市级课题;2007年高考成绩:一本率56.2%,本科率96.3%,达线率99.3%。
 
2000年,学校确立了“依托高校优势,深化课程改革,创建教育优质、特色鲜明的新型大学附中”的新的发展总目标,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信息教育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的办学理念。
 
2009年,学校与大学建立合作发展的共同体,与上海其它24所重点高中一起组成了和国家“211”重点大学--上海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联盟,实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学生提供了途径。
 
德育工作
提出“德育领先,育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学生主体,有序有效”的工作策略、“爱国勤业,立人处世”的工作目标。
 
课程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构建新的学习观为改革理念,力求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框架。学校已通过了全市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的评审,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力争再创辉煌。教学实力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校的德育建设以“行为规范示范标兵校”为新的起点,制定了《新三年行为规范教育行动计划》,加强教育和训练,以使规范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标兵;“四名教育”充实了新的内容,开拓了新的途径;网络德育已经初步成为德育建设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网络德育的研究和实施,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立身处世奠定较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学校的校本拓展课程开发建设以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功用,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有利于教材的拓展和创新为出发点,以有序开发,规范实施为策略。经过多年来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校本拓展课程开发建设和必修拓展教材编写的方面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已经完成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并已经实施的校本拓展课程计有85门,投入使用的校本拓展教材计有69册。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强化信息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学校建立了学生网上论坛,并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信息教学力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必修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制作了近100多个多媒体课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校园网络的应用性能,构建支持信息化教育的教学平台。
 
艺术教育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声乐、民乐团队的艺术水准,扩大交流,扩大影响;并且为促进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在树魂立根教育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学生合唱团和民乐团是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的重点团队,学校是“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上海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足球队具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梯队结构。为了切实抓好足球传统项目以及其它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学校的体育老师老、中、青相结合,分别担任高、初中足球队老师们时时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运动队队员,以使学校成为向多层次高校足球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一个小小的基地。由于上级关心支持,学校领导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教练们的辛勤努力,学校足球队在市、区重大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领导现任校长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阮为,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信息专业。1992年任中学计算机高级教师。1984年起在上海市鞍山中学(现名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任教,1986年起任教研组长、教导副主任,期间兼职市教委教研室参与计算机课程与劳动技术课程建设;1996年结业于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班,1996年任上海市鞍山中学副校长;2001年1月任上海市民星中学校长;2009年12月任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校信息化建设顾问。
长期探究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亲自研发《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应用软件,努力实践学校信息化管理及教学手段,该软件已在国内几十个学校享用。
 
《学校信息化之路》、《高中选修教材·数字电路》、《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教学参考》、《构筑信息育人办学机制,加快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构建高中和谐自主的校园环境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践与研究》、《和谐自主的校园环境建设,开发了被教育者的创造力》等。
 
正直做人、踏实做事、一身正气、献身教育
 
教为不教、学为再学
 
历任领导
陆素君
 
女,1917年2月生,1960年上海市鞍山中学创办时,为建校负责人。
 
曾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59年10月1日,前往北京参加群英会,参加了国庆十周年观礼活动,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陆素君同志带领初创时期的师生员工,在艰难中起步,一边劳动,一边上课。在鞍山路300号建起了学校教学楼,在一片农田上书写了鞍山中学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历史。
 
徐洪源
 
男,1931年8月出生,1980年3月至1985年2月任鞍山中学校长。
 
任期内,他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在上海市首推电子课程,并通过校办厂与学校教育联动机制,使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落到实处。他重视学校的体育与艺术教育,为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办学模式,并主动与市内名校进行沟通交流,对学校开放办学、提升办学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荣誉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全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国长三角千校网络结对示范学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
 
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竞标赛传统学校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上海市花园单位
 
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上海市无烟单位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上海市先进职工之家
 
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会组织
 
文化传统舞蹈团
作为学校舞蹈课堂的延伸,为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2009年9月成立了校舞蹈团。
 
学校给舞蹈团以大量的软硬件投入——由具备丰富舞蹈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配备了专门的训练场地,置备了大量表演服装道具。
 
学校秉承“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办团理念,把舞蹈技能的训练提高与团员参与演出和比赛有机结合起来。短短不到2年时间,校舞蹈团圆满完成了5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活动,在市区两级的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2010年上海市百校风采擂台赛,获二等奖;参加杨浦区第25届学生艺术节舞蹈专场比赛,获一等奖。参加杨浦区第26届学生艺术节舞蹈专场比赛,获一等奖。
 
合唱团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合唱一团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合唱团,是市教委首批命名的重点学生艺术团之一。曾多次应邀赴德国、日本、香港等地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并连续几年在国内外重大演出比赛活动中屡获大奖。
 
合唱团还得到了上海音乐学院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国家一级指挥林振地、合唱指挥家曹丁、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石林等一大批权威专家的悉心指导。在常任指挥及声乐指导陆亚芳老师的严格训练下,团员的演唱能力不但有了很大提高,且积累了大量中外合唱曲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合唱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特长生,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高质量的优秀特长生,并在高校的合唱团继续发挥骨干作用。
 
录取招生
学校每年招生10个班,共有32个教学班,学生1100人。2008年秋季招生10个班,招生数为350人左右(其中全市推优生66人左右,全市零志愿40人左右)。
 
学校地址
学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浩路100号;
 
邮编:200438;
 
周边地铁:地铁10号线;
 
周边公交:1201、168。
 
相关新闻
2013年11月4日,中午12点40分到1点05分,学校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党课班同学辛勤的做了义务劳动,打扫了校园,给予了其他同学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其中,高一一班的一位女生首先到岗,负责校园单双杠的她,手上一块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学校的操场单双杠附近的器材,不高的她踮着脚擦着梯阶,不顾腿酸,仍努力地试图把整块地方擦拭到最干净。高一部分负责操场卫生的班级的同学也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操场,他们手上的畚箕和扫帚成了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高一的西服有些同学的并不合身,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只穿着衬衣。衣着单薄的他们不顾天气的寒冷,一吃完热气腾腾的饭就拿着劳动工具来到了该负责的地方,并没有人催促他们,而是完全出于他们自己的主动意愿,只为了能够让同学们生活在一个温馨干净的环境里。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是难以抹去的,足以让每一个看到的人为之动容。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