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永州新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永州新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新浯溪一中为原一中与浯溪三中合并后的学校,于2010年建成,与浯溪镇镇政府相邻。盘龙东路以北,民生北路以东,以新一中为中西,东面是赛浯溪,南面是盘龙东路,西面是体育路与花坛,北面为下马渡镇。校门右面摄影由于新学校地处浯溪镇最北面周围建筑稀缺,一中有着空前的发展空间,是祁阳县公立规模占地最大的中学。名正言顺的浯溪第一校容。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校容校貌
今年,学校已拥有校园一栋写字楼,两栋教学楼,两栋住宿楼,实验室,超市,食堂,操场,以及投影楼。 操场占地更是宽广至今以拥有六个篮球场,跑道,早地以及一些运动设施,而这些并未是新一中的最终面貌,用网游的话来说:封测版本不代表最终品质。
 
办学规模
学校建筑费用前期投资五千万,学校占地165亩,按照现代化初级中学的高标准打造的一所全市规模最大的初中。学校历届校长比较重视学校特色教育,在学生社团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体育比赛,中考、奥赛、学生特长培训与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进行特色教育有一定的师资保障。校园内浯溪一中,地处祁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有蕴含丰富的祁阳文化
 
寄宿与通宿
祁阳县浯溪镇第一中学拥有两种教学方式:寄宿学生与通宿学生。 前者一周的五天在学校吃住,采用封闭式教学,严格抓取学生的成绩与特点提高,所以一般的来说寄宿学生的成绩要普遍比通宿学生要好。后者的作息方式则和前者有本质的区别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不用晚自习不用出早操,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所以会利用时间的学生成绩也很可能超过前者教育方式的学生。
 
两者的差别出早操早饭午饭下午放学晚饭晚自习晚上休息寄宿√√√×√√√通宿××√√×××师资力量
浯溪一中始创于一九五七年,曾因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教学业绩享誉县内外,为我县培养出了数万名学生,涌现出一批县市闻名的人才,2010年2月浯溪一中和浯溪三中合并,这一强强联合,组成现在新的浯溪一中,师资力量通过融合则更加丰厚:新浯溪一中教职工200余名,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等学科有一技之长的名师荟萃,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21人,大学专科学历74人,中学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79人。
 
历届英才
祁阳名人辈出,陈荐、陈大受、欧阳利见、陶铸等等名垂青史,触摸历史、寻找伟人的足迹,这一切为进行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 我校则更是为我们的祖国甚至世界输送了无数的高科技人才以及知识人士。我校的学生参加各界奥数以及重大的文化比赛取得了优厚的名次以及声誉。本词条作者为陈晓
 
发展前景
新一中位于祁阳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浯溪镇,地处浯溪镇最北面有空前的发展空间,前期投资五千万后期数额不定,由于这些丰富庞大的资源注入,新浯溪一中的发展前景可观,让我们这些母校的子弟成人以后都回来看看我们的母校是如何的光彩绽放,多姿多彩。
 
自我定位
新浯溪一中的自我定位,争取在3-5年办成永州市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的市一级规范化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高,有较高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准的高标准的湖南省合格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既全面发展又学有专长,在同类学校中特色鲜明并有相当水准的优秀人才。为了使浯溪一中教育更加系统、规范、深入、扎实、有效,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工作,加快特色学校的发展进程,努力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的办学目标,为我先发展中小学特色教育提供样板,今后几年,我们决定构建“目标、策略、操作、评价”四大育人体系。
 
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在特色学校建设开始两年内,我们拟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以下三种:《浯溪碑林书法鉴赏与临摹》《祁剧文化与艺术——初中生读本》《中学生心理教育》。
 
1、《浯溪碑林书法鉴赏与临摹》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浯溪碑林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书法鉴赏的方法;浯溪碑林书法代表作与鉴赏;笔、墨、纸、砚的介绍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执笔正确姿势、坐姿;书法知识(常识、书风演变、视觉构成、黑白艺术);准确临摹(笔画分解、结构形式、章法要素);学以致用训练;创作(集字、风格互换、书写不同题材、书写不同形式、书写不同材料······)。
 
每天开设10分钟硬笔书法训练,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学校成立书法兴趣爱好小组,有专门的教师指导,每期举办书法展览、评比,硬笔书法实行分段评定级别。时机成熟后与对联结合开设创作课,人人会背笠翁对韵等对联作品。
 
2、《祁剧文化与艺术——初中生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祁剧简史;祁剧基本常识;祁剧代表作简介与剧本选段赏析;祁剧脸谱艺术;学唱祁剧;自编自导自演祁剧独幕剧。在音乐课中侧重祁剧的教唱与赏析;学校组成祁剧票友协会或是爱好小组,每周举办一次祁剧讲座,,每期在全校搞一个祁剧演唱赛,每一年搞一个全县祁剧邀请赛,推广、振兴祁剧。
 
3、《中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中学生学习问题的心理咨询;中学生情绪、情感问题的心理咨询;中学生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在教科室下设心理咨询室,每周举办心理讲座,每期搞一次全校学生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个案跟踪调查与分析。
 
特色学校建设的组织与领导
学校成立特色学校领导小组,下设顾问、组长、主任、委员若干人,由教科室负责日常工作。
 
学术顾问:唐晓宝邓振周祥刘子明欧阳友徽杨仕衡
 
组长:刘祥顺副组长:谭国繁邓红刘运雄尹毅辉王媛
 
主任:何玉芳副主任:杨爱华
 
委员:王松柏段方生黄东红伍建宇杨幸莉等全体行政人员
 
组长负责全盘工作,其他副校长(级)领导分别负责课程开发与实施、师资培训、教学纪律与考勤、资金筹措与后勤保障、资金监管与办学评估等。委员在各线校长领导下负责其所分配的具体工作。
 
班主任、相关科目教师为主要师资来源与校本课程具体实施者。以上为祁阳县浯溪一中创办特色学校前期方案参考资料。
 
学习历史一中
1958年下期“大跃进”,县内创办了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即祁阳县立师范学校、祁阳卫生学校、祁阳工业大学。设在旧养济院内的城关镇民办中学停办,初中班学生一部分到“卫校”,一部分分到“工业大学”,大部分分在“师范”,旧养济院成了祁阳县立师范的校址。是年秋,城关镇镇长匡友生为解决该镇未考上初中的近40名学生读书的困难,安排教师唐泽伦、张旷两人在今龙山完小铺面房正对面的一间镇属公房内办学:一间教室,一个初中班,面积60余平方米,校名仍称“城关镇民办中学”。
 
1959年,学校扩招二个初中新生班,学生总数达140人,原校址迁至现浯溪镇城南居委会里面。
 
1961年秋,由于居委会要房子办公、学校搬至浯溪村六房文家大院,借用文星三老屋办学一年。当时教师有唐泽伦、张旷、蒋复汉、刘国孝、于福荣、陈安仁等。 1962年秋,为方便城内学生上学,学校又迁至天后宫(旧大同戏院),招收7个班,镇长匡友生兼任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谢仲任教导主任。先后在此任教的老师有唐泽伦、曾凡夫、胡策雄、罗先杰、陈安祥、刘柱轩、蒋宜福、王兴国、马中慧、宋光力、蒋文、王丽君、敖志丽等。当时开设课程除外语因经费不足,师资不够没有开设外,其余课程跟公办初中一模一样,学制为三年。一、二、三年级各设二个班,另加一个初三复读班,总计400余人。学校管理直属城关镇,办学方面,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勤俭办学与教书育人上很有特色。除课堂教学外,文体活动开展很活跃。
 
1964年底,学校女子篮球代表队参加全县初中女子篮球比赛获第二名,学生黄冬秀参加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100米短跑第二名。
 
1965年,学校名称为“城关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名为“红卫中学”,1968年学校被迫停课,师生上山下乡,学校不复存在。 1
 
969年,城关镇重新创办城关中学,校址设龙山(现龙山完小校址),招收9个班,另借人民小学教室招收5个班,开设了所有的初中课程。1984年,学校迁入邓家祠堂(即现址),校名仍为“城关中学”。
 
十年浩劫之期,学校教育遭受严重摧残,教师受迫害,学生受毒害,财产受破坏,学校实行“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并废除考试制度。粉碎“四人帮”后,全国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学校除了继续招收初中班之外,于1978年、1984年还扩招了各两个高中班 。
 
1985年后停招高中,只办初中。
 
1988年,学校改名为“城关一中”。学校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这一年开始,参加全县中考(会考),一直雄居全县第一,直至2001年。
 
1994年秋,由于生员爆满,班额太大,学校借人民小学科学楼创办了“城关一中”分校,招收5个班,300多名学生。(1995年9月迁至民生北路,改建新校,校名更为“祁阳县浯溪镇第三中学”)
 
1995年,全县撤区建镇,城关镇改名为浯溪镇,学校更名为“浯溪镇第一中学”。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