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攀枝花第七高级中学校毕业证样本

攀枝花第七高级中学校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是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举办,直属攀枝花市教育局管理。学校占地205亩,校舍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63亿元。三个年级教学部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和食堂相对独立,高三园完全独立。学校现有71个教学班,学生4050人,教职工300人,中学高级教师126人,高级教师58.33%,全省34.05%;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3人 ,英美留学教师10人,免费师范毕业教师近20名,硕士以上研究生比例17.85% ,全省1.97%。
 
学校于1981年由攀枝花钢铁公司创建,原名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第一中学,五年之后的1986年创办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89年,学校搬迁至清香坪,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994年,转为单设高中学校。2002年,攀钢一中成功创办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5年12月1日,企业办学的攀钢一中走完了她24年的光辉的办学历程,移交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更名为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通过30年的创业发展、改革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七中的办学水平已经达到全省一流。该校是攀西地区唯一夺得过省状元的高中:2006年,学生陈璇卿以655分的成绩勇夺四川省高考文科状元。也是攀西地区目前为清华、北大输送优质生源人数最多的高中:截至2012年,共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2人。还是攀西地区本科硬上线率最高和本科绝对上线人数最多的高中:2011年本科上线人数创全市纪录达到1002人;本科硬上线率创全市纪录达到77.9%,跻身全省一流“国重”行列。
 
此外课题立项、获奖的数目及层次均列全市第一,全省前茅:全市两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均为该校独立承担,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
 
办学思想敦品励学
“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促、勉力的意思。“敦品励学”就是砥砺品德、提升涵养,发奋学习,勤奋求学,要求为学者施行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要求为学者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我们以“敦品励学”作为办学思想,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努力成为“做人求真、学习求勤、思维活跃、目标求高”的品学兼优的人,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努力成为“人品一流、学识渊博、授业严谨、解惑精湛、德才兼备”的人。
 
“敦品励学”一词的概括迎合了我校的培养目标——即要培养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会学习,能力强的新一代七中学生,并为造就二十一世纪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好整体素质基础。与此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和谐”,“和谐”是天、地、人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或根据,“和谐”是一种宁静、安详、充实、愉悦的境界,和谐是美,和谐是整合,是优化,是通过最佳组合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产生最佳效益。通过五千年传承,“和谐”横摄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感等众多领域。我们以“和谐发展”作为办学思想,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各种载体来充分展现我校和谐发展的本质内涵,体现其基本要求,达到其基本目标。最终,达到人与社会“以群则和,以独则足 ”的理想境界,实现贵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融,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发展”二字也述出了贵校一步步的光荣与辉煌——完成了“从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教育处第一中学校”到“攀枝花七中”的完美蜕变。此外,“和谐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小环境实现了完满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和谐”,“和谐”是天、地、人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或根据,“和谐”是一种宁静、安详、充实、愉悦的境界,和谐是美,和谐是整合,是优化,是通过最佳组合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产生最佳效益。通过五千年传承,“和谐”横摄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感等众多领域。
 
我们以“和谐发展”作为办学思想,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各种载体来充分展现我校和谐发展的本质内涵,体现其基本要求,达到其基本目标。
 
⒈和谐发展在学校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努力使“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让更多的教师在学校愉快地工作,成功地发展,体面地生活;让学校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继往开来,持续领先。
 
(1)让所有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学生的和谐发展涵盖三方面内容:
 
第一、自主发展:主要应包括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其中渗透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二、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整齐划一,而必须因人施教。
 
第三、持续发展: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不可以急功近利,不可以急于求成,学校教育的成果需要等到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时才能得到全面验证,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追求,应该是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⑵让所有教师得到和谐发展
 
要把教师的持续提高和专业成长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而不仅仅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条件与手段。教师和谐发展涵盖三方面内容:
 
第一、作为“经师”的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包括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的发展,以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为主的条件性知识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中生成的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第二、作为“能师” 的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的发展,包括教学反思、教育科研、持续改进和教育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
 
第三、作为“人师”的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育人艺术水平的发展,包括“学为人师”的先知精神与“行为世范”的善表精神的统一发展,师范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发展,专业信念精神与专业伦理精神的统一发展,诲人精神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发展,以及班级组织管理与教育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的事业境界的“人师”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
 
⑶让整个学校得到和谐发展
 
第一、在为师生发展提供与创造条件方面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改进。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情趣,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心驰神往的乐园。每位师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展现,教学、干群关系充满信任与和谐,师生情绪饱满,乐教乐学,勤奋上进。
 
第二、学校在社区、社会中的功能得到发挥,作用得到突显,地位得到巩固。充分发挥学校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第三、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立足于学校的重构与新生,挖掘学校的种种潜力,让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彻底释放学校生命活力,促使学校教育系统全面走向开放性、民主性和一体化,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⒉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
 
⑴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学校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在构建和谐学校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
 
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它是一种对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确立起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命运的终极关怀,关注人的共性和个性及其差异性。
 
 
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师生为主体,关注“人文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造就一支德高业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依靠教师办学,把教师的主体精神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⑵安全稳定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前提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保障学校师生、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是学校的第一要务,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学校要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教育,搞好学校周边环境建设,争取社区与周边单位的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周边关系。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演,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以防为主,综合治理,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危房倒塌、校园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火灾等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各方面规章制度并有效运行和落实,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⑶法治秩序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关键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学校。要建立办学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要全面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逐步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要进一步端正教育行风,治理以权谋私、以教谋私现象。大力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⑷身心品行是建设和谐学校的灵魂
 
正义是和谐发展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是非观以及见义勇为的精神品质。
 
公平是和谐发展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大对贫困生和学困生的援助力度。要为每位教师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发展平台。
 
诚信是和谐发展的纽带,教育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每位师生员工都要做到为人处世不打折、工作学习不打折,待人以诚,言而有信,忠于职守,恪尽本分。
 
⑸丰富个性是建设和谐学校的生命
 
世界本是丰富多彩的,差异的才是科学的,只有有了差异才会有发展。要树立让学生差异发展的办学思想,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势利导,在差异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让教育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塑造全面的品质。
 
⑹高效优质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宗旨。
 
打造和谐学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打造优质教育。只有教育的优质,才具有和谐的可能。质量是教育优质的集中体现,质量是生命,这里的优质指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优质,质量指的是学生综合教育的质量。
 
打造优质教育落脚点在师资。一方面要通过科研立项,课题推进,引领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人才是实现一切的根本与关键,精妙的管理艺术、精当的教学观念,最终都是靠人才来实现的。
 
⒊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一、建设“平安校园”
 
建设“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基础。建设“平安校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点突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挖掘生命潜力,提升生命质量,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发展。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树立并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还要让学生知晓如何实现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培养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心理品质;生命教育对于教师而言,要树立教育要直面生命、关怀生命的思想。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必须做到心中想“人”、目中有“人”、一切为“人”;开展每一项工作,都要从关爱学生生命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实践,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有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和胸怀,履行教育使命;生命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牢固树立“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做到工作预案周全,环环措施落实;平时以防为主,关键时监督到位,杜绝事故隐患。要建立健全保障学校师生身心、财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应急有保障,追究有依据;还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互相衔接、相互补充、有机贯通的途径和办法,共创良好育人环境。
 
第二、建设“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校园”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根本途径。建设“书香校园”,就是要崇尚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倡导师生共同重视读书,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书籍成为师生成长的养料、进步的阶梯。
 
第三、建设“生态校园”
 
建设“生态校园”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基本保障。建设“生态校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维护校园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从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学校在规划校园建设。选择各种教育教学设施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校园的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相统一;让楼堂馆所、花草树木富有诗意,让每一处景物、每一堵墙壁“表情达意”。
 
第四、建设“数字校园”
 
建设“数字校园”是构建和谐学校的现代手段。建设“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环境(教室、办公室、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电子图书、课件等软件)和活动(教学、教科研、管理、服务等)的数字化,在有形的物质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让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在时空维度上拓展,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充各种教育功能,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目的。“数字校园”应是一个整体而全面的体系,包括信息管理、网络安全、网上办公、网上教学、数字资源等多方面的功能。“数字校园”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环境建设(建网)、教育资源库建设(建库)、信息化制度建设(建制)和人员培训(建队伍)四个部分。
 
第五、创建“人文校园”
 
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创建“人文校园”,实施“文化治校”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最高境界。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它依靠的是道德与精神的追求,即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用文化来影响和引领教职员工的行为,这样比单纯的制度建设、人格魅力又上了一层楼。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从必然走向了自由。
 
“文化治校”是超越规范的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往往是随意的,基于规范的管理通常是稳定的,超越规范的管理才有可能是“自由”的。超越规范不同于没有规范,而是人们在对规范充分认同的基础上,将规范溶化在自己的血液里,自觉地贯彻在日常的行为中,并以更高的道德与精神的追求来要求自己。在这一境界,偶尔做了不应做的事,尽管有时这种行为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他们也会在相当时间里经历着自我谴责;做了应该做的事,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他们总是在高于规范的层次上坚定着自己的道德操守。
 
创建“人文校园”,旨在营造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环境,形成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在实施步骤上,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培养严谨良好的教风、学风;加强师生的道德规范教育,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养成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要营造健康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出思路新颖、构思精巧、积极向上的高品位校园文化,使师生员工受到健康高雅、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和熏陶。
 
创建“人文校园”,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者,不但要善于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还要探索人本管理的新路。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内化为师生的人格信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落实到师生的工作实践中,让他们无时无刻地汲取学校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管理者,要用自己的入格魅力吸引人,用表率作用感召人,用民主作风尊重人,用真诚关心打动人,让教职工产生被信任、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形成上下同欲,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创建“人文校园”,就是要让每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我兴,校荣我荣,只有学校得到发展,教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工作是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精神。教师的可敬之处,在于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他们的精神是富足、快乐的。
 
“敦品励学 和谐发展”,提法既简洁又全面,教育担当着提高人的素质的使命,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本世纪可以说是教育的世纪,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这就必然促使教育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敦品励学即是实现此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要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到首位,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个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不断提升自我,达到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识面广、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国家需要的人才,使其成为具有现代人格的人,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个人价值得到发挥和实现。这是个基本点,“明德”“恒志”“尚新”“乐教”等等全部服务于此目的,一脉相承。
 
教学环境
攀枝花七中坐落在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占地面积205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66个高中教学班,专任教师220余人,学生3750余人。
 
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攀枝花七中全力打造人文化的,生态化的校园,形成自身的环境特色。整个校园绿草如茵,绿树成林,曲径通幽。春天,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鸟鸣宛转,置身其间,你会充分领略到自然的神韵;夏天,竹林婆娑,树荫匝地,清风徐来,置身校园,你会顿然感到神清气爽;秋天,石榴金黄,芒果飘香,置身校园,你会心旷神怡,喜悦满怀。冬天,整个校园依然丛绿叠翠,生机盎然,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校园内各建筑群室内室外皆有名人画像、名人睿语,绿化带有鲁迅、诺贝尔等名人塑像,更有大型人文景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饱含攀钢企业德育资源的攀钢工艺流程图),让人驻足深思,领悟成人、成才的人生哲理。
 
管理模式
攀枝花七中以科学的管理而闻名全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攀枝花七中形成了“刚性竞争、柔性关怀、刚柔并举”的管理特色。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归纳起来,即学校工作“五抓”---学校管理抓干部;教学管理抓年级;教师管理抓课堂;学生管理抓班主任。呈现出鲜明的攀枝花七中管理特色。
 
办学思想:敦品励学,和谐发展
 
学校精神:自动自发,自强不息
 
校 训:明其德,恒其志,日进其能
 
校 风:尚新风,崇雅道,至善人和
 
教 风:乐于教,精于业,立己达人
 
学 风:笃志学,敏思辨,身践力行
 
学校荣誉
攀枝花七中教育教学质量蜚声省内外,截止2005年,攀枝花七中共向全国顶尖名牌大学——清华、北大输送学生52名。1996年,攀枝花七中被清华大学确定为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校(四川省6所,攀枝花市唯一),1992年,攀枝花七中被全国国防科工委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授予“生源基地”学校(全国6所,攀枝花市唯一)。 截止2005年,学校荣获国家、省、市各类荣誉称号100余次。
 
攀枝花七中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攀枝花七中将以更高、更快的速度向前腾飞。2006年,学校夺得四川省文科状元,属攀西地区首次。
 
学生社团活动
学校内开展活动最为积极的社团是学生通讯社和灵感方程艺术团
 
学生通讯社
 
学生通讯社创社于2013届新生军训期间,简称学通社。现任负责老师李丽娟,学生王启荣。在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开始编辑校报时,出现了一个学生自治社团”零翾文学社“,但由于其供稿的不稳定性,以及分工不合理。学校以学通社取代零翾文学社 ,学生通讯社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成为学校最活跃的社团之一,为了让学校倾听我们的声音,现已招收社员40人,涉及23个班级,以采访为特色开展各种活动(运动会专访,校园艺术节专访......)现已接手七中30年校庆的报告会任务。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