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人,教职工142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学校位于镜湖之畔的黄家山上,校园花木繁茂,宽敞幽美,被授予“安徽省花园式学校”。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是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完全中学,198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单位。
芜湖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曲折的办学历程,前身为广益中学。1897年芜湖教会圣公会会长美籍瑞典人卢义德在华圣街创办广益学堂,仅设高小。1902年在石桥港(花津路)购地建校,扩为中学,更名为圣雅各中学。1914年在狮子山增建高中部,1927年变校名为“广益中学”。1937年日军侵占芜湖,广益中学停办,师生辗转至泾县茂林办起“芜湖私立广益中学茂林分校”,与新四军军部为邻。1946年迁回芜湖,恢复广益中学。这时教会内部分歧,狮子山高中脱离另办圣雅各中学(今十一中)。这期间有王稼祥、阿英、李克农等杰出革命者与仁人志士在校就读,从事青年学生运动;茂林分校中有许多学生随新四军北上抗日,投身革命,谱写了学校历史的光辉篇章。
1949年4月芜湖解放,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1952年市政府将芜关中学高一年级并入广益中学,命名为“安徽省芜湖第三中学”,在黄家山征地150亩,开辟新校园,并于1954年迁入。是年,三中规模扩为19个班,师生1000余人,增置图书仪器,修建400米跑道运动场,崭新、典雅的教学大楼在省内首屈一指。经多年努力办学,三中声誉斐然。1959年成为“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52年成为市重点中学。
“文革”期间,三中蒙难,下迁繁昌分散办学,财产流失,教师解散。原校又与一中合并为“东方红中学”。后因摊子过大,合而又分,至1972年恢复“芜湖三中”,但这时学校元气大伤,占地面积仅有60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中面貌发生巨变,百年老校焕发青春。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形成“规范管理,科研兴教,特色办学”的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涌现出许多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班工作成绩突出,各种竞赛硕果累累,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每年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园风景如画,办学条件改善,师生开拓进取;各部门工作同步开展,办学效益好,社会信誉高。
今年,三中欣逢百年华诞,必将以百年校庆为动力,总结教育经验,展示办学成果,努力开创三中教育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