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头职业中学 [1] 始建于1958年,由原“无为初级农校”迁址到所在地,后易名为“仓头中学”,属完中建制,1984年改制为职业中学,更名为“无为仓头高级职业中学”,1995年原仓头初级中学并入后,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占地面积达50.6亩,校舍建筑面积8052平方米,并拥有机电修配厂、养殖场等实习基地供职高部学生实习。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早于1998年被评为县级“花园式学校”。
学校共有初、高中教学班18个,分别为初中13个,高中5个,在校生820余人。高中部综合班学生享有普高、职高双重学籍,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普通高考或职业高中对口招生考试。职高班现开设农学,文秘,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多个专业并常年举办微机、 绘画等短期培训。
变迁发展
无为仓头高级职业中学地处无城镇仓头社区,学校所在地仓头为千年古镇,原名大窑,相传三国时,曹操在曹河练兵,10万人马扎营在碾头张村。曹操至此,把大窑改作头一个粮仓,后人遂称此地为仓头。1958年,为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经无为县政府批准,将原址位于无城秀溪公园的县农训班迁至仓头北郊一三面环水的高地重建并改名为“无为初级农校”,同时征用周边约200亩土地作为农场等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同年7月,学校开始面向全县招生,第一任校长为方式明同志。创办伊始,在校学生半耕半读,在学校5名农工、1名技术员指导下学习农业生产。
1962年秋,为落实“农中下马”指示精神,“无为初级农校”与石涧初中合并成立“无为县仓头初中”,校址不变。但除保留17亩土地为教学用地外,其余土地全部无偿退给附近农民耕种。此后不久,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于1966——1968年停止招生三年。停止招生期间,学校原有图书、教学仪器及农场农具大量散失。1968年底,原有教师也一分为四,支援当时的仓头、黄洛、黄龙、福路四个公社创办初中。因此,学校规模有所缩小。
1970年11月,“无为县仓头初中”升格为“无为仓头中学”,建制为完中,面向全县招生。此后至八十年代初,学校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1983年秋,为实现教育结构合理布局,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经上级批准,“无为仓头中学”改为“无为仓头高级职业中学”,
1995年,为实现“两基”达标,经上级批准,原仓头镇镇属仓头初级中学并入仓头职业中学,接纳其大部师资,学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充实。1997年,学校新建的2240m2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