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六十多年来,宁国中学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德为守,活动育人,以实为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进取的校风和诚实勤勉,坚毅自信的学风。以规范的管理,过硬的质量,骄人的成绩蜚声皖东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荣誉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第六届、第七届文明单位”。曾先后获得“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安徽省红旗团委、安徽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安徽省高中会考先进学校等称号,是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年年跃升新台阶,高考升学率稳中有升,每年输送到大学本科人数均名列宣城市前茅,仅2004至2005两年高考中就有六名学生分别被录取清华、北大。
师资队伍
学校高中部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800余人,教职员工190人,其中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61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特级教师2人,地级骨干教师、教坛新星28人。
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面积115500平方米,拥有全省一流的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设施,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球类运动场占地8000多平米,标准的400米田径场设有平行跑道10道。学校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由著名企业家夏鼎湖先生捐建、市委政府支持的大手笔、全方位、高规格的校园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一个崭新亮丽的新宁中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是宁国中学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宁中历史安徽省宁国中学前身是宁国县立初级中学,筹办于1939年。七十年来,以校风俭朴、教风严谨、学风踏实和教育教学、体育运动成绩突出著称。追溯校史,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一、解放前的艰难创建期;二、解放后的改造发展期;三、文革十年动乱浩劫期;四、改革开放开拓奋进期;、新世纪跨越式发展期。
解放前的艰难创建期(1939—194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火燃及皖南,大量难民流入本县。1939年秋,本县绅士贤达发起创办宁国初级中学、解决难童及本县青少年就学问题的倡议,得到县国民政府的支持。县长胡筱溪任办校筹备会主任兼校长。1940年,宁国旱情严重,办校筹备委员会克服种种困难,筹募建校资金旧币1.5万元,择城西凤形山原奉圣寺旧址修建校舍,校名为“宁国县立初级中学”。年底建成平房21间,修缮奉圣寺旧房约30间,初步解决了教室、学生宿舍、办公室等用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