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赤水市第八中学毕业证样本

赤水市第八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贵州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贵州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赤水八中位于赤水市官渡镇官渡河畔,占地 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20平方米,依山傍水,宽敞幽静,整洁优美,教学设施齐备,是赤水市重点完中。
 
该校历史悠久,它始建于1941年,由当地开明乡绅袁吉皆捐其家产而建,名为吉皆私立中学。1941年一面借官小部分校舍,出示招收男女学生六十名,于9月1日开学行课,一面鸠工备料,修建校舍。1941年至1949共计招生八个班。1947年添设一个高中班。第一任校长何灿章,第二任校长傅孟和,第三任校长袁沉颖。解放前这八年时间,学校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在台湾颇有影响的袁锡敏、袁恒昌、何世臣老先生,海外学者谢锐生、清华大学教授谢亮生、乌鲁木齐大学教授袁守铭等吉皆中学走出的校友,他们后来建立了“树人协进会”,资助在母校就读的优秀学生和清寒学子。
 
1950年春,习水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吉皆中学继任校长谢济生,行课一月余,因匪风猖獗,随人民政府撤返东皇遂未继续行课,1951年秋,与长沙公益中学合并,改称为习水县立中学(又称吉皆公益联合中学),校长袁本渊。1951年春与东皇习中联办。1956年在官渡设立初中班。1959年改为习水三中,校行政工作,由区直管。1960年,袁远富任校长,当年秋停办。1963年恢复改为习水一中分校,由金世碧任教导主任主持工作,继任黎荣建主持工作。1965年官渡划班归赤水,改为赤水二中,调秦德昌任校长。
 
建国后的十七年,赤水八中办学的情况虽然有些波折,但成绩还是可嘉的。其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52年为恢复时期,1958年至1960年因受“大跃进”的影响,学校发展的势头一度受挫,教学质量也随之有些降低,1961年至1965年,熬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师生们精神振奋,教学质量逐步回升,1950到1965年,虽各个年纪只有一个班,但在教师们的精心呵护下,走出了不少人才,获少将军衔的蔡忠诚,就是这一时期走出的八中校友。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学校停课闹革命,斗争当权派,当时的校长秦德昌系遵义湄潭人士,遭受批斗,学校陷入瘫痪,学校财产大受损失,图书、仪器等损失较多,校舍被损坏,不少优秀学生失去升学深造的机会,甚至身心受到摧残。学校好的传统和一些好的规章制度也无形中解体。
 
粉碎“四人帮”以后,赤水八中又获生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给部分教师的冤假错案平了反。能工作的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普通的教师也得到了晋级加薪,教师积极性得到提高。学校逐渐恢复,教学秩序逐渐形成。文化大革命后,由罗凤鸣任校长,继任黄顺杰。初中各年级各一个班,1976年并增设了高中班,76级由推荐保送进入,付明远老师任班主任,后来的高中班由考试录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成绩优异,其中曾义江被北师大录取,直到1984年,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职工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到35人,班级由原来的4个班发展到初中8个班,高中3个班。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政界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的陈训华,学术界的大连医学院脑外科专家方唯一,企业界的潘仕林等都是八中校友,部分青年教师还被直接提拔到县、区政府工作。
 
1985年-2006年,总的来说,是赤水八中发展的21年。1990年撤县建市,赤水县第八中学更名为赤水市第八中学。1985年-1990年8月付明远任校长,1990年8-1993年7月符加绪任校长,1993年8月-2000年7月赵福林任校长,2000年8月-2002年7月黄勤任校长。
 
九十年代,是八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市招生政策的变化,很多优秀的生源流向赤水市内高中,再加上部分老师有的转行,有的调走,八中的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初期严重受折,市政府教育局一度有撤除八中高中部的意向,但在学校、当地人民、政协及在各校友、海外校友的强烈要求下,赤水八中高中班得以保住。
 
九二年,学校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典,在各校友,何世成,袁锡敏等参加了校庆,并向学校捐赠款项10000余元。后来,在何世成、袁锡敏等校友的资助促成下,于1995成立了树人协进会,对就读赤水八中、官渡小学的优秀学生,清寒学子进行了奖励资助,十余年来,奖励师生 453人次。清寒学子308人次,奖励金额累计91888 元,现有奖励基金近10万元。为八中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使不少清寒学子重获上学深造机会,完成学业,成就人生。
 
此时期也是学校间作发生变化的一个时期,原来的赤水八中,地势高低不平,经过教育统一规划,规划撤去老教学楼,平为运动场,向里推进建为教学楼,即为现在的行政楼。这次规划初步奠定八中后来的发展格局。
 
在教学,学校付出很大的努力,恢复八中的生机与活力。在知识教授上,抓“双基”,向45分钟要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庆香港回归”,一年一度的冬远会等,随着各方措施的到位,学校质量不断回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上半学期,班级从原来的初中8个班发展到15个班,高中保持在3个班,教职工从35人发展到65人,7年的时间,输送入大学学习的学生100余人,中师、中专、高中300余人,高中升学率至1979年起一直保持在75%以上,学校在2000年顺利通过市政府“普九”验收。“普九”期间,教育局按二类完中的标准为配备了实验器材和图书室,同年,学校购建电脑,建立了微机室,次年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
 
2002年秋到现在,是八中发生翻天变化的几年。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重新组建功立业了以龚建伟为校长的领导班子。实施“三制一管理”。根据学校实际出情况,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致力于学校发展。
 
首先,扩大高中办学规模,2002年高中扩为两个班,2003年扩为6个班。
 
其次筹集资金,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撤去行政楼后干打垒危房,修建高中教学楼。在2003年投入使用,2003年修建进校公路,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购进音体设施。2004年绿化校园,新建功立业两个厕所。修建蓄水池,改善师生用水难的状况。装修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2005年硬化校园,治理运动场右侧滑波地带,进一步绿化校园,修建学生公寓及学生第二食堂。06年修建校门,修建排水沟,学校舞台,逐步完善了八中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高中扩招需要。
在教育质量上,长抓不懈,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尊重个性、培养特长、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高中升学率保持在80%以上。2005年30人上本科线,4人上重点线,其中语文科赤水第一、二名在八中,文综第一名265分在八中,文科第一名605分在八中,初中升学率也逐年上升。
 
在2002年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普实”验收。
 
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至2003年春季学期始,学校举行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历时两天,以文艺演出为主,贯以校校歌手赛,普通话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05年的“校园之春艺术节”,赤水市电视台、赤水教育台相继报道。赤水电视台把八中发展作为专题报道—发展中的赤水八中,人才辈出的摇篮。2006年举办了第四届“校园之春文化暨校门竣工庆典”。赤水市副市长易道辉,市委宣传部长以各科届领导亲临现场,观看了校门竣工剪彩仪式和文艺演出,对八中的文化活动,学生风采予以高度赞扬。
 
赤水八中党支部和团队在新一届的领导下,也得到发展壮大。1985年-1989年吴光明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1993年由符加绪担任,1994年-2002年由黄勤担任。党员从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人,在学校发挥先锋战斗堡垒作用。团队在2004年升格为赤水八中团委,团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工会在学校发展中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加强民主监督,搞好校务公开,关心教工,团结职工。
 
赤水八中2005年到2006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有教职工65人,初中15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750人。2006年初中12个班,高中17个班,学生1449人,教职工108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赤水八中乘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为自己确定了“六个一流”的办学思路,即建设一流环境,完善一流设施,聚集一流师资,实施一流管理,培育一流英才,争创一流名校。在龚建伟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务实,外树形象,内抓管理,用活政策,超前谋划,负债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目标:一个“中心”,即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人人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为中心;两个“重点”,以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为重点;三个“完善”,完善的设施,完善的管理,完善的师资。作为乡镇中学,力争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四特“目标”,学校全面有特色,教学规范有特点,管理科学有特效,学生合格有特长。
 
赤水八中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办学历程,全校教职工奋力拼博,开拓进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满园桃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广大教职员工并不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他们要在近期把八中办成具有24个初中教学班和24个高中教学班的规模,最终办成24个初中班和38个高中班的大型学校,争创省级示范中学。如今八中已被市政府、市教育局列为重点建设学校,重任在肩,八中任须自励自勉,向未来迈开坚实的脚步。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