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济源北海中学毕业证样本

 
济源北海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北海中学简介
 
济源市北海中学,始建于1994年,位于北海路中段,校名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亲笔题写。学校现有130余名教职工,36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拥有校园局域网、多媒体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理化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标准化塑胶跑道等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活动场所。
 
近年来,学校本着“科学管理、双向育人、科研育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把学校发展定位在“扎根特色、铸就品牌”上,把提高师生整体素质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呈跳跃式发展态势。学校始终不渝地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注重管理,狠抓质量,强力实施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先后荣获“济源市示范学校”、“济源市德育示范校”、“济源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济源市教育质量优胜单位”、“济源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济源市开展素质教育年活动先进单位”、“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济源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济源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济源市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济源市绿色校园”、“济源市优秀工会”、“第十六届全国计算机表演赛济源赛区先进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教育考试先进考点”等荣誉称号。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学校管理稳步走过了粗放式管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三个阶段。1999年以前,学校管理沿用的是传统的
 
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较为落后;1999年9月,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北海中学以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来要求师生,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约束人,用道德来规范人,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于2000年10月,获得“济源市规范化管理先进学校”称号;2002年6月,随着学校规模的日趋扩大,人员分工的不断细化,学校管理需进一步优化,校领导班子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学生管理军事化、学校管理精细化之路。根据实际,学校参照军队管理经验,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先后与驻济63898部队(原驻济89824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与济源市交巡警支队结成“警民共建单位”。一改过去的班级管理为军营建制管理,变家长式的学生常规管理为一日生活常规准军事化管理。通过每年一周对新生的严格军训和每月一次的准军事化训练“一日行”活动以及定期开展的进营房、观内勤活动。学校最终实现了教学区内有“三轻”,物品摆放有“三齐”,学生课堂现“三优”,课外活动献“三活”,集合、外出“快、静、齐”的管理目标;为了达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目的,学校引进海尔集团精细化模式,力求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以“千分量化考核细则”为准绳,实行“日清志”,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达到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目标。
 
20004年5月25日,《教育时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小学校“克隆”大集团》的文章,全面报道了济源市北海中学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2004年6月,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又一次引进赏识教育文化,鼓励师生用赏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掀开了学校由精细化向人性化管理转变的新局面。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大胆改革,不断探索,狠抓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确立了“依据常规抓教研,抓好教研促常规”的教学指导思想,先后引进“诱思探究”“主体教育”“和谐教育”“洋思经验”等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上,着眼诱导,善于引导,重在疏导,贵在指导。2002年5月,经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并确立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2年度重点课题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实验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融洽师生关系、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结构等问题,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仔细探索、反复实验。目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新课改为基本理念,以诱思探究理论为基础,以“五步教学法”为基本架构,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特征的符合该校实际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随着该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实验,它必将成为该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的增长点。在教育科研的指引下,学校常规教学已迈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与此同时,由于学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张扬个性,使学生在绘画、书法、科技制作等方面颇有成就,学生的美术作品漂洋过海,赴日本参评,夺得金银铜牌;学校乒乓球队代表济源市赴省参赛获团体二等奖;大型团体操《古老的河》在济源市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中学生短剧《星星看见了》荣获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第一名;大型团体舞《晨光之火》成功演出;万人篮球操比赛得到了市领导一致好评。《村官上大学》获市春节文艺晚会最佳节目奖。
 
创业历史
 
  学校位于北海大道中段的济源市北海中学,始建于1994年,即将走过她十年的风雨历程。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北海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北中人发扬了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争一流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用心血和汗水浇开了济源教育园圃中一朵灿烂之花;用聪明和智慧锻造了济源人民心目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济源市北海中学的前身是原亚桥乡庙街初中和马寨初中。1993年元月,北海办事处挂牌成立之时,辖区教育正处于低谷。校舍简陋,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低下。针对经济迅猛发展和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北海办事处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赁房办公,不建办公楼,先盖教学楼,决心让北海教育坐上头把交椅。于是,连续投资1000余万元,经过一年零一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所六轨制的乡村建制中学在北海大地上拔地而起。1994年9月,北海中学开始面向辖区招生。当年共招收初一学生6个班,初二学生3个班,初三学生3个班,共计712名学生、46名教职工。微机室、语音室和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三项现代化教育工程在全市率先启动。与此同时,为改变教师住房难问题,时任校长苗林带领全校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资300多万元,于1996年7月率先使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在全市初级中学中首先落成并投入使用。
 
1999年,随着学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原有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招生的需要。时任校长的李丰收同志,多方协调,筹措资金40万元,在原教学楼西侧加盖了三层21间共六个教室。至此,学校可同时容纳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700余名,教职工也增加到了88人。2001年,前进中的北海中学已誉满济源市,周边学生及家长纷纷把目光投向这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校,大量学生的拥入和家长的迫切要求使学校的进一步扩建迫在眉睫。时任校长的段和平在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60万元,新建三层41间共12个教室的西教学楼一栋。届时,学校已拥有高标准多媒体电教室、教师计算机培训室、美术室、舞蹈房、理化生实验室,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
 
2002年5月,为使学校尽快适应济源市率先在中原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需要,为加快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名校的步伐,刚刚任职的李霖校长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决定大刀阔斧地开创建校史上的二次创业新局面。2003年7月,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北海办事处马寨居委会、亚桥乡铁岸村一期征地22亩,开始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建。2004年8月,学校开通了紧临济渎路的学校北门;截止10月底,学校已建成标准400米的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一跃成为全市占地面积最大、硬件设施最齐全,唯一拥有塑胶操场的初级中学。学校已达2300余名学生,36个教学班,130名教职工的规模市级建制中学;占地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为打造现代化名校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校园环境优雅,长廊环绕,草木葱茏,凉亭雕塑点缀其间,名人画像随处可见,标语格言催人上进。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家属楼巍然耸立;高标准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语言室无所不有;完备的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和计算机培训中心已经建成,VCD、幻灯机、收录机,大屏幕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进入课堂;
 
发展腾飞史
 
济源市北海中学就在济源教育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全市初中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十年历史,也许只是北海中学发展史上的起点,但却凝聚了北中人苦干实干,勇于探索的不懈努力,展示了北中人张扬个性,敢于争先的时代风貌。十年来,北中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
 
班子建设十年间,北海中学校级领导共有四任:1994年7月,苗林同志担任北海中学第一任校长,副校长武家瑞、李霖;1997年8月,李丰收同志担任第二任北海中学校长,副校长武家瑞、李霖、杨保健;1999年12月,段和平同志担任北海中学第三任校长,副校长武家瑞、段金峰;2002年5月,李霖担任北海第四任校长,副校长武家瑞、段金峰、刘玉茂。校党支部书记也历经3任:1994年7月—1997年7月,张永红担任首届党支部书记;1997年8月—2000年6月,宗作亮担任第二届支部书记;2000年7月—今,李道明第三届党支部书记。学校均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和团委3个二级机构;1999年8月,新增设政教处;2000年9月,设立教科室;2004年9月,成立办公室。日前,学校共有校级领导5人,职能处室(即:学校二级机构)6个,中层领导6名。十年来,各届领导班子在北海办事处党工委、政府和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始终把学校发展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北海中学的飞速发展竭忠尽职,不懈奋斗。
 
队伍建设北海中学的十年发展,锻造了一批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敢打硬仗,勇于进取的教职工队伍。学校教师由建校初期46名发展到今天的130名,一批批老教师以校为家,默默奉献,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片热土;一个个年轻教师在此羽翼丰满,展露头角,成长为济源教坛上出类拔萃的精英。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放在首位,通过让教师外出培训、函授进修、师徒帮带等形式,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130名教师中,本科学历占70%,中高级职称占30%,学历达标率为100%,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8名、骨干教师36名、师德标兵22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平均年龄28周岁,教师队伍不断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
 
学校建设
北海中学不断加大现代化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装配50台的微机室3个、多媒体电教室、教学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和千兆局域校园网。各职能处室和各备课组都配备了电脑,上了宽带网,安装了程控电话、空调和饮水机,基本上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由于办学思路清,管理理念新,加上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形成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北海中学在各类综合评估中均位居济源市同级同类学校前茅。各级绘画比赛、电脑制作、文艺比赛、田径运动会、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物理、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都留下了学生的身影,且成绩喜人。
 
“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是北中的校风;“协作、爱生、博学、求真”是北中的教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北中的学风;“今天我以北中为荣,明天北中以我为荣”已经成为广大学子的共同心声!“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建成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在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初级中学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并实施以“科学的教法、学法”和“良好的师生心态”为内容的“双轮驱动”育人战略,并沿着创建中华名校的目标蓬勃奋进!
 
位于北海大道中段的济源市北海中学,始建于1994年,即将走过她十年的风雨历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北海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北中人发扬了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争一流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用心血和汗水浇开了济源教育园圃中一朵灿烂之花;用聪明和智慧锻造了济源人民心目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济源市北海中学的前身是原亚桥乡庙街初中和马寨初中。1993年元月,北海办事处挂牌成立之时,辖区教育正处于低谷。校舍简陋,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低下。针对经济迅猛发展和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北海办事处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赁房办公,不建办公楼,先盖教学楼,决心让北海教育坐上头把交椅。于是,连续投资1000余万元,经过一年零一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所六轨制的乡村建制中学在北海大地上拔地而起。1994年9月,北海中学开始面向辖区招生。当年共招收初一学生6个班,初二学生3个班,初三学生3个班,共计712名学生、46名教职工。微机室、语音室和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三项现代化教育工程在济源市率先启动。与此同时,为改变教师住房难问题,时任校长苗林带领全校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资300多万元,于1996年7月率先使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在济源市初级中学中首先落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得知北海中学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后,深受感动,欣然挥毫题名“济源市北海中学”。
 
1999年,随着学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原有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招生的需要。时任校长的李丰收同志,多方协调,筹措资金40万元,在原教学楼西侧加盖了三层21间共六个教室。学校可同时容纳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700余名,教职工也增加到了88人。2001年,前进中的北海中学已誉满济源市,周边学生及家长纷纷把目光投向这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校,大量学生的拥入和家长的迫切要求使学校的进一步扩建迫在眉睫。时任校长的段和平在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60万元,新建三层41间共12个教室的西教学楼一栋。届时,学校已拥有高标准多媒体电教室、教师计算机培训室、美术室、舞蹈房、理化生实验室,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
 
2002年5月,为使学校尽快适应济源市率先在中原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需要,为加快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名校的步伐,刚刚任职的李霖校长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决定大刀阔斧地开创建校史上的二次创业新局面。2003年7月,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北海办事处马寨居委会、亚桥乡铁岸村一期征地22亩,开始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建。2004年8月,学校开通了紧临济渎路的学校北门;截止10月底,学校已建成标准400米的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一跃成为济源市占地面积最大、硬件设施最齐全,唯一拥有塑胶操场的初级中学。学校已达2300余名学生,36个教学班,130名教职工的规模市级建制中学;占地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为打造现代化名校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校园环境优雅,长廊环绕,草木葱茏,凉亭雕塑点缀其间,名人画像随处可见,标语格言催人上进。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家属楼巍然耸立;高标准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语言室无所不有;完备的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和计算机培训中心已经建成,VCD、幻灯机、收录机,大屏幕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进入课堂;北海中学以其雄厚的实力跻身于济源教育的先进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济源名校”。
 
 
校长寄语
寄语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永远的师长与伙伴,请您们关注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的人格,关注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的能力,关注孩子的身体,关注孩子的学校。尊重子女,理解子女,沟通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子女的健康成长,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寄语教师
 
 
  教书育人是教师莫大的责任,希望教师们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薰陶,用智慧去启迪,用表帅去影响,用理想去塑造每一个学生。坚持做人与成才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健康与快乐中成长。衷心祝愿各位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济源的一代名师。
 
 
寄语学生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祖国、爱学校、爱家乡、爱爸妈、爱老师、爱同学。做一个会学习的人,会求知,会健体,会生活,会办事,会合作,会发展。做一个明是非的人,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一个有个性的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优秀的品质,有健全的心理,有良好的习惯,有坚强的毅力,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家做一个优秀的孩子,在校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学生。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