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蕲春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蕲春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蕲春一中,全名为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蕲春一中),蕲春一中创办于 1939年,学校数度迁址、更名,1950年扎根于蕲春县漕河镇豁口路126号,1980年定现名,1981年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0年12月获“黄冈市示范学校”称号,2009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建校70年来,共培养 初、高中毕业生32000多人,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如世界知名学者、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教授王中烈,杰出的军事科学家陈学楚,世界著名的金融家汪潮涌,首批国家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叱咤商界的年青董事长胡玉生等。
 
历史沿革
1939年9月:蕲(春)广(济)联立初级中学
 
1940年2月圆襟冲: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鄂东中学分校蕲春分部
 
1941年7月圆襟冲: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2年2月胡家凉亭:蕲春县立初级中学,同年始设简师班
 
1945年10月刘公河龚背褡湾:蕲春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45年10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6年元月高新铺: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7年12月蕲州东岳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1948年8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2月蕲州东岳庙:蕲春县第一初级中学
 
1949年2月蕲州文庙:蕲春县立第一初级中学
 
1949年7月蕲州文庙:蕲春县初级中学
 
1951年2月豁口设本部,文庙为分部;1952年春,分部全迁豁口
 
1953年9月豁口:湖北省蕲春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8月始招高中班
 
1964年秋豁口:湖北省蕲春县漕河中学
 
1969年秋豁口:蕲春县漕河区中学
 
1972年9月豁口:蕲春县漕河高级中学
 
1978年9月豁口:蕲春县高级中学
 
1981年5月豁口: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
 
校容校貌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建校70年来,特别是近10年,蕲春一中在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面积由45亩扩大到212亩,建筑面积由3.6万平方米,扩大到7.4万平方米。科技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综合餐厅、教工住宅楼共计18栋,建有微机室两个,现有计算机190台,多媒体报告厅两个,语音室两个,理化生 劳 技实验室19个,图书馆现有藏书192997册,有阅览室5间,订有报刊杂志250多种,建有电视网、广播网、宽带网、程控电话网,建有标准化400米田径场一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5007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较为完备。
 
教研成果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2009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 1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省级课题“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法”和“物理STS”先后结题,成果优秀;“十五”国家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授予该校为“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该校为“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课题基地学校”,这两个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近几年来,教师中有18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年会上交流,有9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有77人次获市省级优质课奖、优质教研奖,参 编教育 教学专著93本,有两名教师获“湖北省教科研百佳个人”,有一名青年教师因教研成绩突出破格评为特级教师,学校先后多次获省市教科研奖励。
 
办学条件办学理念
在办学中,该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致高、致全、致远”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人为核心,重视人,发展人,服务人,服从于人的发展需要,要让教职工 做学校 的主人,做自我发展的主人;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做自我教育的主人。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致高 ——就是高起点,高追求,确立高境界的发展目标,构建高效率管理机制,营造高品位的育人环境,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成高水平的办学特色,提高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致全 ——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全面的人。
 
致远——就是不看起点看终点,着力眼前,放眼未来,关心每一个学生,把握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
 
围绕办学理念,形成了“建造一流校园,实行一流管理,造就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的办学目标和“着眼培养一种精神——创新精神,着手发展二种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着力提高三种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学生目标,坚持以“团结、奋进、严谨、求实”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守纪、开拓、向上”的校风,“严教、细导、重法、创新”的教风和“勤学、精思、惜时、高效”的学风,努力倡导“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勤奋学习的上进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蕲春一 中人五种精神。
 
师资力量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6人,专任教师273人,基本具有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毕业14人,在读3人,在岗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学校现有各学科国家级学会会员4人,省市学会会员72人,省市各学科学会会长、理事7人;近几年来,有84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有5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2009年来,学校教师有52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学术年会上交流,其中有118篇论文获省、市奖励,有132人次获省市优质课奖、优质教案奖,参编教育教学专著和辅导教材50余部;学校已完成了6个国家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都以优异成果结题,特别是两个国家级“十五”教科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因组织严密、效果显著,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评为“先进实验学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学校正在进行“教师的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研究”等两个国家级课题和“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等三个省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先后有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或模范班主任,79人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12人被评为市县师德标兵,学校也多次被市县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单位。
教学成绩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万余人,空军飞行员22人。2009年来,高考上线人数分别为767人、1178人、1420人,学校连年被黄冈市教育局授予育英奖、创新奖和优秀奖。2009年来,有1000余人次获国、省、市各学科竞赛奖,多次在黄冈市名列前茅。
 
学生素质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蕲春一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 1985年创办的《政教资料》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好教材。2009年来,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为100 % ,优良率达到85 % ,先后有128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215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有5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 %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90 % 以上学生参加了课外书法、美术、摄影、集邮、文学社等兴趣小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从1984年创办至今的“踏浪”文学社,坚持20年不间断,编辑社刊《梦原》50多期,发行《跋涉》社报100多期,刊发学生优秀习作4000多篇,有2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有1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先后有4位社长考入北京大学,社团社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2001年全省理化生实验及操作考查,该校取得了102.5的高分,名列黄冈市同类学校第一。近三年学生参加省 劳 技操作竞赛、机器人大赛都获得好成绩,特别是2003年在湖北省中学生首届机器人大赛中,该校有6人次获省一、二等奖,在黄冈市名列榜首。此外该校近三年向体育文艺院校输送了70多名优秀人才,并获得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秀生源基地荣誉。
 
办学业绩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端正办学行为;全面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培养合格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示范高中”“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全国高考示范考点”、“广州军区招飞特等奖”、“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教科研 50强学校”、“湖北省绿化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五四红旗团委”、“黄冈市教育教学创新奖、育英奖、优秀奖”、“黄冈市综合治理示范学校”、“黄冈市文明单位”、“蕲春县最佳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知名校友
王金云
 
王金云王金云(1978— ),男,笔名阳光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阳光下之家”创办人,深圳“阳光下义工队”队长,个人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深圳市阳光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主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社、《半月谈》、《人民日报》、香港《成报》等海内外60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其先进事迹,其中中央电视台就做过他8期专访节目。曾荣获2005年度“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2006年“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第三届“深圳十大最具爱心人物”、第三届“深圳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广东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第四届“深圳十大最具爱心家庭”、2006年“中国十大爱情故事”,第十一届“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第十届“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等30多项荣誉,受到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副省长雷于蓝,原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中央综治委副主任陈翼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等领导的接见。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十八岁的坦白》、诗集《一个情人的自白》、长篇小说《阳光下》、纪实小说《走出高墙》四部作品。其中《走出高墙》曾被新浪网评为“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还荣获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读一本好书”征文奖,并被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永久收存。
 
骆清铭
 
骆清铭骆清铭(1966——),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与器件系红外专业。1986年至199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和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1999年受聘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首批),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哈佛医学院、耶鲁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等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
 
主要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认知光学成像(从分子、细胞、神经元网络、皮层到系统与行为等多层次的光子学成像)、分子光子学与技术、光子医学诊断与治疗技术、医学影像和生物信息学等。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获美国等国外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1本,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5本。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十五”863计划生物信息技术主题管理专家,科技部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和医药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国际《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杂志编委,《光电子·激光》和《激光生物学报》副主编,《红外与毫米波学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中国激光医学杂志》《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CT原理与应用》等杂志编委,《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特邀编辑。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两次担任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曾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汪潮涌
 
汪潮涌汪潮涌(1965—),湖北蕲春人,曾在多家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任职,1999年5月在北京创办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至今。被媒体称之为中国的“巴菲特”。汪潮涌的人生远非幸运两个字可以概括。从一岁的时候被送到大别山当起别人的养子开始,从带着区区三十美元远渡重洋刷盘子洗碗开始,汪潮涌就体验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苦难。真正幸运的是,他心中从不缺乏鞭策自己向前的动力。
 
从15岁到25岁,汪潮涌的计划是,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和出国留学。他做到了。
 
之后的十年,汪潮涌的计划是走出校门,先成为一个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然后变成一个有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士。他也做到了。面对华尔街的工作机会和自身价值提升,他放弃了还有两年就可拿到的博士学位。33岁的时候,汪潮涌被摩根斯坦利派往北京,成为华尔街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代表。
 
1998年,汪潮涌出任国家开发银行的局级顾问。1999年,汪潮涌自己的公司信中利开张了。因为在他的规划中,从35岁到45岁应该完成的是从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这家投资公司先后在高科技、传媒、新能源、环保、矿产资源、连锁商业、医药健康等领域已投资10亿美元,搜狐、百度、瑞星、华谊兄弟、北大青鸟,还有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均是他投资的项目,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知名公司,
 
处在自己第三个十年中的汪潮涌已经坐拥巨额财富以及美满的家庭,同时也是各类论坛聚光灯下的主角。但他却并不满足。2005年,他宣布投资组建“中国之队”,进军美洲杯帆船赛。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身影。
 
汪潮涌说,在自己的下一个十年规划中,自己要完成的是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那时候,他将更多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帆船赛是其中的一个,出书、到大学讲课以及从事更多的慈善事业也是他下一个十年要做的事。
 
徐国华
 
徐国华徐国华(1965年8月—),男,湖北蕲春人。毕业于蕲春一中。1986、1991年分别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进入华中科技大学造船系任教,1996年开始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998年师从熊有伦院士在职攻读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晋升为教授,并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现任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系主任、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所长,兼任武汉造船学会委员、中国船舶轮机学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科技部863(海洋技术)专家,《智能系统学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评审专家。
 
王中烈
 
王忠烈,男,1927年出生,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人,1940年毕业于蕲春一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机械工程及军械工程学院,后留学美国,1964年获美国新泽西州大学数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教授,世界知名学者,主要研究不等式,著作有《Gronwall—Bihari不等式的统一探讨》和《关于Bellman不等式在不同框架下的研究》等。以其名字命名的不等式有“华罗庚-王中烈型不等式”,主编专著多部。1986年4月王教授曾回到阔别四十多年母校蕲春一中,作了极其鼓舞人心的讲演,并即席吟咏,抒发自己“敢忘吾州典型”的赤子之情和“还期内外俊彦,再振蕲阳”的美好愿望。1996年,适逢母校蕲春一中60年校庆前夕,他欣然为母校题词——“求精求善是一切成功的保证”。
 
陈学楚
 
陈学楚,男,1932年出生,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杨雀冲人,1947年毕业于蕲春一中。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西安空军工程学院教授,指导航空宇航系统工程及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航空设备维修工程管理研究。他在我国较早提出并建立了航空维修工程理论,主持编写了《航空维修工程学》等多本有价值的教材和专著,所主研的数种军用飞机经济寿命和作战效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曾获国家级进步科学奖多项,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陶梅生
 
陶梅生陶梅生,男,1947年出生,湖北省蕲春县蕲州东长街人,1965年毕业于蕲春一中。后考入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教授。先后任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现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全国语言学会、修辞学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云南财大、兰州商大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古汉语、文字学、古典诗词、训诂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著有《历代山水名胜诗选》、《新编唐诗三百首》、《古汉语写作文选》、《方向目标对策》(全国教育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等二十余部重要专著,发表论文近七十篇,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他还在复旦大学专修新闻摄影,发表过几十部作品,并多篇获奖。
李敬一
 
李敬一,男,1946年出生,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关河村人,1965年毕业于蕲春一中,考入武汉大学,并研修于北京大学。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新闻学系系主任,校教学督导,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员,全国苏轼研究会、柳宗元研究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约主讲专家,著名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文学史专家。著有《中国传播史》、《节目主持概论》、《中国文学史》、《司马迁》、《休闲唐诗鉴赏辞典》、《古诗词名篇欣赏》等近五十部著作,发表论文近百篇,多次获优秀科研成果奖,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待遇,入选《世界优秀华人教育专家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科学中国人》等辞书。
 
文化传统
校徽:
 
蕲春一中校徽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徽图案是一个立体图形,从整体上看为四面八方形,寓意蕲高学子来自四面八方,毕业后也将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校徽正面中间图案由“蕲春一中”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CYZ”抽象变形而来,像一棵参天大树,寓意学校教育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同时,还像一双大手托着太阳,寓意全体教师用辛勤和智慧的双手,托起学生的未来和希望。
 
新闻趣事
2012年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一中120名学生共同跳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虽说只有其皮而无其骨,但活跃了校园气氛,也初现了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开拓愿望。
 
相关新闻
湖北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打出育人"组合拳"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 在闻名全国的“黄冈秘卷”诞生地,应试教育的辉煌是最令人自豪的。但就在这个地方,却有一所学校一直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努力践行“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的办学理念,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出育人“组合拳”,致力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这所学校就是位于李时珍故里的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蕲春一中借助这套育人“组合拳”,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三年,有21名学生光荣入党,一批学生受省市县表彰,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3.5%。
田谷华校长告诉记者,医圣故里是一片崇文沃土。学校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所左右,而是确立了致力发展内涵、打造荆楚名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模式,由追求“量”的扩展的规模发展转向追求“质”的提升的内涵发展。
 
田校长介绍说,蕲春一中的内涵式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程来抓。一是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专业化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向研究型、启智型、创新型发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二是强化校本研究。大力实施师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机制驱动、群体互动和个体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名师引领、同伴互动,自我反思的校本教研机制。三是建设学习型团队。全体教师坚持做到“十个一”,即每学年每个教师读一本文史哲专著,作一本读书笔记,订一份专业杂志,深入分析一个教学案例,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日”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和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测试,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蕲春一中校园环境校党支书记董来国说,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蕲春一中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培养一种精神——创新精神,着力发展两种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着重提高三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围绕这一目标学校确立了“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发展特长”的育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弘扬优良的德育传统,坚持德育“三化”: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每天的班级活动和每周的班会为主阵地,以紧贴时代、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德育工作常规化。
 
(详细新闻内容请参见:)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