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常德平江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

常德平江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基本内容平江二中是我的母校。从1954年秋季考进合口完小,1956年秋季考进合口完小附中,到1959年秋季毕业于临澧二中,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整整5年。借合口镇政协联络处编辑地方文史专集之际,很高兴把我与母校的情缘作一简要记述。
二中,我的乳娘
合口镇兴办教育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龙池书院。辛亥革命后,1916年,知名人士李备堂在合口镇北郊老虎塌举办临澧北乡民新小学校。1922年,邵维新等同仁在合口镇三元口兴办临澧第二联合高等小学校。1931年,邓竹铭等同仁在合口镇东郊虎耳垱五通庙兴办临澧县第二高级小学。我的母亲王琼香曾在这所学校读书。我小的时候,母亲常给我讲起她在虎耳垱五通庙学校读书的情景。她教给一首儿歌:“妇儿党,妇儿党,妇女儿童上了新学堂”(妇儿党即虎耳垱的谐音)。1941年,临澧县第二高级小学更名为临澧合口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1949年9月,人民政府将临澧合口中心国民学校改建为临澧县合口完全小学,校址仍在合口镇东郊虎耳垱五通庙。1952年由合口联校校长邵国寿兼任校长,刘登玉任副校长。我于1954年夏季从家乡楠樟桥小学初小毕业,同年秋季考入合口完小高小班。来到母亲的母校读书,不免对这所学校增添了一分特殊的感情。我们同届的四个班,分别编为36、37、38、39班。我在37班,班主任是李学勤老师,我是学生班长。当时的五通庙合口完小,是一所设施完善、校园优美的学校。校舍由东、西、南、北楼组成,楼与楼之间由走廊和天井连接。南、北、西楼是教室,东楼是老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校园北边是虎耳垱,南边是澧水河,西边是大操场,东边是农田。在校园南边与澧水河北岸之间,有楚大夫申鸣的墓地。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墓地上立着刻有“楚大夫申鸣之墓”几个大字的石碑。古代合口地区与楚文化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五通庙合口完小在20世纪60年代,校址全部被合口轧花厂征用,学校由合口镇东郊迁至西郊)。
1955年秋季的一天,合口完小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刘登玉,从县城回来向全校师生传达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以上级批准,合口完小附设两个初中班,以此为起点,不久以后建成一所正式中学”。大学听了无不兴高采烈。特别是我们这些即将高小毕业,正苦于如何能升中学的同学,更是喜出望外。过去临澧县仅在县城里有一所中学。受当时交通和经济双重困难的制约,澧水流域的学生想要到县城读中学,只能望而生畏,许多人读完高小就只能失学了。现在,合口镇要兴办中学,我们这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在家门口上中学了,谁不高兴呢!附中校址在紧连五通庙合口完小东边的一块农田上。在修建校舍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平整地基,搬运建筑材料,给建筑工人当小工……,谁不愿意为新建学校多做点贡献呢!记得有一年暑假,我留在学校给瓦匠师傅打下手,酷热难当,头昏眼花。有一次错把装在玻璃杯里的煤油当凉开水,喝了好几口,急得老师送我到医院去灌肠抢救。忆及当年初创二中的艰辛,真是感慨万千。刘登玉书记当时曾写诗称道:“勤俭把校建,师生动手干。少把拨款花,省下五千元。”在那个时候,能节省五千元人民币,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1956年9月,合口完小附中正式开学。首届开办两个初中班,教师8人,学生95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合口、新安、九里、官亭、停弦、杉板和澧县张公庙等乡镇,极大地方便了澧水沿岸学生就近上中学。我被编在初中第一班,班主任是辛宝甸老师,我担任学生班长,后来还担任过二中少先队大队长、学生会副主席。我当时曾写过一篇新闻在《临澧报》上发表,报道了设立合口完小附中这一重要消息。此后,附中每年增加两个初中班。1958年秋季招生,增至6个初中班,教师18人,学生323人。至此,临澧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临澧县第二中学”。10月2日,举办了第一个校庆。鉴于临澧二中是新中国诞生后临澧县新建的第一所中学,把校庆日选定在紧接国庆节的日子,正是为了表示这个意义。校庆日举办了一系列隆重而热烈的庆祝活动。当天晚上,全校师生围坐在大操场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篝火周围,举 行文艺晚会,师生同乐,把校庆活动推向了高潮。晚会上,演出了云南花灯《十大姐》等许多文艺节目。我朗颂了自己创作的68行,近800字的长诗《二中,我的乳娘》。美术教师简育愚即兴填词《望海潮》一首,描绘了校庆的热烈气氛。词曰:“童山以黛/澧水碧绿/春风灵钟物华/白杨小桥/青枫楼阁/二中蓬勃朝霞/桃李满园花/正争妍斗艳/新舒香芽/赛红兢专/遍插红旗到天涯/劳动生产孔嘉/有龙虎健儿/身手堪誇/锣鼓喧天/歌舞彻夜/欢娱腾/笑语哗/围炉话桑麻/诗文集锦簇/品重碧纱/且看飞跃发展/快马把鞭加。 ”
1959年夏季,我从临澧二中初中毕业。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希望我报孝普通高中,以便将来继续考大学深造。然而,当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我家里没有钱供我到县城里读高中,即使考取高中也免不了失学。无奈,我给临澧县政府教育科金科长写了一封信,反映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并表示愿意到师范学校读书,因为当时师范学校学生的生活费由国家负担。金科长给临澧二中领导打了招呼,这样我才在二中毕业后,被保送到桃源师范学校。到桃源师范就读不久,就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共青团委副书记等学生干部职务,直到1961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我成长为一名将军,先后担任过四十二集团军政治委员、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饮水思源”。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从来没有忘记1958年10月2日临澧二中第一个校庆日我充满激情朗诵的诗,《二中,我的乳娘》(诗全文附后)。
老师,一生的楷模
1956年秋季,最先开办合口完小附中时,校长邵国寿,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刘登玉,负责领导附中的工作。第一届初中一班班主任辛宝甸,教生物,一年后调走,由张月桃(女)接任。二班班主任鲍镇球,教数学。科任老师我能记得的有:语文老师鲁作之(一年后调走,由马新民接任),地理老师蒋宗辉,政治、历史老师熊建林(双名剑琴),音乐老师姜铺铎(女)、陈丽(女),美术教师简育愚,还有负责总务的张福成等。对二中初创时期的领导和老师,全校学生都分崇敬。郡校长、刘书记德高望重。老师们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有以身作则的良好形象,有关心、爱护学生的优良品德。现在,这些老师中有不少已经离开人世,每当想起他们我心里就难过。“名师出高徒”。我们老师的表率作用,对我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熊建林老师,年青时从地方干部考进武汉大学深造,毕业后到合口完小教书,设立附中时是我们的政治、历史老师。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政治、历史课教得好,而且诗词文章修养很深,还会音乐和二胡、小提琴等乐器。他为人正直,坚持真理。这样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老师。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当时听说,把他关在小房子里写检查时,他面对窗户看见一只黄蜂扑向玻璃,写下了“黄蜂扑窗有感——眼见光明,不得光明”的词句。后来,他被下放到常德冲天湖公社监督劳动,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获平反,此时已是白发老叟,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91年,我从有关方面打听到他的下落,当即填《踏莎行》一首寄给他。词早:“澧水东滨/童山北畈/挑灯纵论书和剑/师生相聚早春时/一宵骤雨花枝乱/喜获佳音/吾师尚健/苍松更沐斜阳艳/沧桑人世本寻常/春江仍绕青山转。”熊老师收到我的词,很高兴,随即步原调和我一道《踏莎行》。词曰:“沅芷流芳/澧兰斗艳/此情梦里依稀见/别来屈指三十年/莘莘学子时悬念/投笔从戎/枕戈待旦/遵循党旨销征战/保家卫国致和平/神州寄望将军箭。”师生间通过填词一唱一合,信息虽然沟通了,但直到1995年我调到湖南省军区工作,才在临澧县见到阔别了38年的老师。此后,只要有机会回临澧,我就把熊老师和其他原在二中工作过的老师和同学约集起来聚会一次。特别令我感动的是,2001年我在临澧县见到熊老师时,他向我提出一个惊人的要求:希望在当年80岁生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问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他答复很简单:一生信念,矢志不变。为了实现他的愿望,我请县委吴友云书记出面,县委组织部和临澧二中的领导参加,召集熊老师当年在临澧二中的老同事和学生在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都谈了熊建林老师的政治表现,都赞同他加入党的组织。会后,县委责成临澧二中党组织按党章规定的程序解决他入党的问题。在他八十岁生日时,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熊建林只是临澧二中给我授过课的老师之一。所有的老师都与他一样,无论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我一生的楷模。
母校,永久的情缘
我是临澧二中初中第一届第一班的学生,是创建二中的历史见证人之一。由于这种身份,不仅使我有一种自豪感,也使我有一种责任感,从而成为我与母校永久的情缘。从母校走出来以后,水管到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都眷念着她,关心着她。1959年秋天,我们刚到桃源师范不久的十多名临澧二中校友,想到母校十月二日要举办第二次校庆活动,便派代表回母校,送去了校友们亲手绣有“永怀校泽”四个金色大字的锦旗,表达我们怀念母校的深情。我参军以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多年间,每年回乡探亲,都要回母校探望老师,有时还应邀给同学们作报告。1995年我调到湖南工作后,离母校近了,与母校的联系多了。1995年10月,我在临澧县专门请县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同志,召集临澧二中领导班子成员和在县城的二中老教师、老同学开会,商议制订了筹办临澧二中四十周年校庆的具体方案。1996年10月2日临澧二中举办建校40周年盛大庆典,我专程从长沙赶回母校,与各级领导及历届校友代表二千多人,共庆母校生日,共商母校发展大计。校庆之后,社会各界和历届校友大力支持临澧二中的建设,母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临澧县教育部门根据上级关于调整中、小学面局的精神,打算把二中高中部迁到县城,二中只办初中部。我闻讯后,回到家乡调查研究,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反映,临澧县在澧水沿岸有六个乡镇,近20万人口,相当于“半壁江山”,非常需要一所高级中学,以便于这些乡镇的学生就近读书,而且几十年来这些乡镇的学生都是在二中读的高中。特别是广大农村、山区的贫困家庭和城镇下岗工人家庭的家长反映强烈。他们说:要是把二中高中部搬到县城去,我们的孩子不要说交不起学费,而且连交通费也交不起,只得失学了。听了这些反映,我马上请县委吴友云书记和县教育局领导到二中开现场办公会。我向他们建议,中小学面局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城市和农村、山区和平、重点和一般几个关系,决不要盲目追求“高小进乡镇、高中进县城”。县委吴书记和教育部门领导倾听了群众意见和的建议,决定二中高中部不南迁,要办得更好。当时就决定县财政拨款50万元,二中自筹部分资金,扩建和改造教学设施。临澧二中校长裴先银等领导随即组织力量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并筹备修建一栋新的教学大楼。该楼总面积5800平方米,有22个标准教室,10个老师办公室,以及能容纳300人多媒体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已于2003年8月竣工使用。我为这栋楼题名为“登峰楼”,意思是临澧二中在二十一世纪将会攀登新的高峰。我想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临澧二中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积淀了雄厚的基础,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二中提供的下面这些材料,可以说明上述观点。
她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临澧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宗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与时俱进”这一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砺志、厚德、笃学、强身”的校训;“团结、严谨、博学、创新”的校风;“求真、立范、乐教、和谐 ”的教风,“励学、善思、律己、活泼”的学风。进一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教工聘任制、层级管理、民主治校、寓德于教的办学机制。
她有市、县一流的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至今拥有“八楼”、“52室”(即:教学大楼两栋,科教大楼一栋,男女学生宿舍楼两栋,学生食堂综合大楼一栋,教工宿舍大楼两栋,教室38个,实验室14个)。2003年下学期,有31个教学班,2500多名学生,127名教职员工,其中有省级高中骨干教师一人,市级高中骨干教师6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0人。建校以来,有8名老师出版教学著作6部,16名老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38篇,30多名教师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0篇,有两名老师在省级教学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将……
她了享誉三湘的育人成果。建校40多年来,学校共办班281个,毕业生1.6万余人,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5000余人。其中有贺杰、王辉堂等三名学生在全国奥赛中荣获湖南(国家级)赛区一等奖。于新生、汪丽、刘惠林等同学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程方清、徐联高、邵国保、邵建华、张辉军、郭勇、卞波、余振。1977年王业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79年考入中国科大的有杨中清、杨涛,考入天津大学的有胡士新、余坤士,1980年夏子世考入复旦大学,2002年高考,余辉、黄秋菊分别全县理科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以来,先后有黎仕军、傅明、陈振考入空军飞行学院。有近300名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作品1200多篇,其中有唐波清同学出版诗集《雾朦朦》。在历届毕业生中,担任省军级职务的一人,地师级以上职务的31人,县团级职务的200人,科局级职务的1100多人,有教授20余人,副教授212人,博士后4人,博士20余人,硕士150人,出国留学生38人。
她有严谨务实的党政领导班子。据历史记载,先后担任临澧二中(含合口完小附中)校长、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工会主席的有20余人。他们中(按任职先后载人),有邵国寿、刘登玉、辛业玉、宋淑年、张伯友、刘德光、吴泽凡、唐纯岳、杨林锋、邓先发、杨永锡、李望声、王焕银、尹德立、程方友、林攸喜、熊宗孝、黄开发、熊开宏、谭平阶、秦大忠、裴先银、辛书荣、向多智等,他们为教学发展、教育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为学校的领导骨干和力量保证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