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宁波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

宁波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历史沿革
 
宋朝年间
北宋 公元1047年(庆历七年) 鄞县县令王安石设县学于竹洲,邀请浙东理学名家楼郁(“庆历五先生”之一)在此讲学,开创浙东理学之先河。
 
南宋 公元 1183年(淳熙十年) 著名政治家、词人史浩(曾于孝宗隆兴元年、淳熙五年二登相位)筑“真隐馆”于竹洲,孝宗御赐“四明洞天”匾额。次年,与魏杞、汪大猷同创月湖诗社。
 
南宋 公元1184年—1189年(淳熙年间) 四明学派(代表人物为杨简、袁燮、舒璘、沈焕,亦尊称为“淳熙四先生”)以月湖为学术圣地。沈焕主讲于竹洲书院,袁燮主讲于城南书院(今月湖竹洲岛上),杨简主讲于碧沚书院。期间,沈焕及弟沈炳与金华吕祖俭还于竹州岛上共同创办了“沈端宪讲舍”,亦称“三先生书院”。
 
清朝年间
清 公元1736年—1755年(乾隆年间) 清代学者、文学家——“史学大柱”全祖望治学竹洲,重建“三先生书院”。
 
清 公元1879年(光绪五年) 宁波知府宗源瀚建辨志书院(辨志精舍)于月湖竹洲。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斋,前四斋为传统文化,后二斋包含西方文化,走出了宁波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著名学者黄以周、黄炳垕(黄宗羲七世孙)曾主讲于此,培养了诸多著名学子(如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陈汉章等)。
 
清 公元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著名化学家虞和钦和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一起创办的“四明实学会”迁入辨志书院,几经辛苦,制磷成功。次年虞和钦译成《化学周期律》,成为中国介绍元素周期律第一人。
 
清 公元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宁波知府高英将辨志书院改为南城小学堂,次年停办。清 公元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邑人林松堂、戴鸿祺在竹洲南城小学堂旧址创设觉觉学会,并于楼厅北建师竹楼。
 
清 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觉觉学会为崇正小学堂。
 
民国期间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3月18日 由宁属六邑人士创立的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宣告成立,并正式开学,这是宁波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也是在竹洲创立的第一所正式学校。学校开设数学、生物、理化等课程,采纳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内容,书院制度完全转型为近代学校制度。女师学制五年。校董:李霞城;校长:施竹晨。女师培养了众多学子,其中有革命志士陈逸仙(陈修良)、朱枫,生物学家叶毓芳,著名女作家萧珊、苏青等。
 
1916年8月 孙中山先生于8月22日搭甬曹段火车由绍兴抵达宁波,次日专门视察了竹洲女子师范学校,并在校内宣讲三民主义。
 
1919年5月7日 女师代表陈华清、支光瑜、沙克军、裘公皎等人参加“宁波学生联合会”。女师成立学生自治会——“自觉会”,会长为张珠。
 
1925年6月2日 女师成立学生协会,陈修良任会长。
 
1927年2月 北伐军进驻宁波。女师停办。
 
1927年3月 中共宁波早期领导人杨眉山先生以女师、启明和培英学校为基础,在湖西竹洲创办中山公学,并任校长。开始男女同校。
 
1927年7月 宁波市教育局长杨菊庭决定在竹洲办宁波市立女子初级中学,即宁波市立女子中学,周绪芳为校长。
 
1928年 杨菊庭担任宁波市立女子中学校长。
 
1929年 宁波市立女子中学在学制上由“师范科”改为“初中普通科”。在市长罗惠侨的提议下,市立女子中学添设“高中师范”科。
 
1931年 宁波市立女子中学校名改为鄞县县立女子中学(俗称竹洲女子中学)。
 
1932年10月 鄞县县立女子中学重新大修,蒋介石、金廷荪、杜月笙、陈布雷等赞助最力。经此改扩建,竹洲岛上开始出现西式楼房。
 
1933年11月 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撰文并书写《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新建学舍碑记》。
 
抗战时期
1937年 日军空袭宁波,宁波城区沦陷,女中向农村疏散。8月,鄞县县立女子中学将学校迁到鄞西林村资福寺。
 
1941年4月19日 日寇侵占宁波、奉化一带,宁波沦陷,女子中学停办。
 
1941年秋 宁波城区被日伪控制。月湖竹洲原县立女中旧址上设公立浙东中学。次年8月,迁广仁街,改称鄞县县立中学
 
1942年1月 女子学校与商业职业学校和乡村师范学校三所学校联合成立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汪焕章为校长。后来私立甬江女中部分学生在沈贻芗率领下也加入。
 
1942年3月1日 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在宁海龙宫村正式开学,分初高中普通科、高中师范科、简易师范科、高级商科暨师范科附属小学等。
 
1942年5月 因日军侵袭,联中先后在新昌县属方口、儒岙附近的清凉寺、屋溪、天会山华顶寺、天兴庵和耕耘庵授课。
 
1942年8月、9月 联中择定宁海前童为校址,并先后于县境之东钱鄞西二区设立分部各一所,创设校歌,由汪奂伯作词,并规定四月二十一日为校庆日。
 
1943年 由地方人士办的私立明州中学改名为私立器贞中学,迁入月湖竹洲岛,原女师学监胡哲显(又名达夫) 任器贞中学校长。
 
1944年春 “联中”从前童迁到宁海城南郊跃龙山明代大儒方孝孺的读书处,联中荣膺浙东最高学府之称。
 
1944年秋 原联中汪焕章校长调任县文献馆,倪维熊(《宁波日报》主笔)接任校长,仍在跃龙山开学,并在县境东钱区塘头乡增设简师分部。
 
1945年6月下旬 因日军从福州过温州向北窜逃骚扰,鄞县联中被迫紧急疏散,只留部分员工迂回于山区乡间。倪维熊校长卸任,汤冠英接任校长。
 
1945年8月下旬 日本投降后,联中重回跃龙山。
 
解放前期
1945年9月 联中先由宁海移鄞东陶公山。
 
1945年9月8日 联中移入县城,并暂借前私立三一中学旧址为高初中普通科、高商科校舍,前县立女子中学旧址为师范科校舍。鄞东、西之第一、二分部亦奉令并入本校,仍由汤冠英先生为校长。
 
1945年10月 “联中”迁回宁波,学生猛增到1200余人,教职工近100人,规模空前。
 
1946年1月 “联中”解体,建立“鄞县县立中学”和“鄞县县立师范学校”,鄞县县立中学校长由县长徐志道兼任。
 
1946年9月 鄞县县立中学迁回竹洲。校长由吕志铎担任。学校既招公费生,也招自费生。校训为“诚爱勤朴”。培育出大量社会精英。如罗精奋(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司长)沈自尹教授(著名医学家,中科院院士)、王仲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郎祖望(国际著名心脏医学专家)、於梨华(著名华裔女作家)等。
 
鄞县县立中学的老师们尝试影音教育,放映生物、史地等学科的幻灯片和活动影片。 1948年9月 学生罗精奋等组织了“芜城”读书会,创办了《曙光》文艺刊物,组织了“曙光社”。
 
1949年3月12日下午 蒋介石偕蒋经国视察了自己曾经捐款修建的鄞县县立中学,称赞鄞县县立中学是全国第一流的县级中学。
 
1949年6月 宁波市首届学生代表会召开并宣告成立市学联筹办会。鄞中学生罗精奋被推选为市学联筹委会常委。
 
1949年7月13日 市军管会派傅千里、高祖淼老师接管“鄞中”。
 
1949年10月1日 新成立的宁波市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派了汪立文、解世模和王一民来鄞中指导工作。
 
学校简介
1952年省教育厅定“市中”为重点中学。1953年教育厅拨来成套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当年高考名列全省第一,其中一个班100%考入大学本科。1962年宁波市少年体校划归二中领导,1962年高考七门科目获
 
全市之首。1981年十一中学高中各班划归二中。为了继承和发扬二中光荣传统,1983年提出建树“从严求实”的校风。1984年又提出“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奋学习,尊师守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学风。1986年学校提出了“高质量、严要求、有特色”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市第一流普通中学。1996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省二级重点中学评估。2001年,学校制定了“十.五” 改革和发展规划,确立了创“省一流、有特色”省级重点中学的办学目标。2005年1月,在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下学校顺利通过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
竹洲历来是兴学求知,文人荟萃之所。北宋王安石在此设县庠(县学),历史名人楼郁、史浩、沈焕、沈炳、全祖望等皆在此办学、讲学、著书,成为浙东学术中心之地。大革命时期,“中山公学”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杨眉山担任校长,当时的竹洲“师竹楼”是中共宁波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恽代英、罗亦农、张秋人、宣中华等先后到此指导革命活动和教育工作。各个革命时期出现了一批骨干学生和杰出人才。其中有陈修良,46年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华古今女杰谱》有介绍)、朱贻荫(朱枫烈士)、美藉华人著名作家於梨华等等。解放以后,团市委首先在校建立全市第一个团支部。1950年全市又以“市中”为试点,掀起参军参干、抗美援朝活动。二中素以办学严谨,学风从实而闻名社会。90多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桃李芬芳,遍布神州。毕业生中不乏成绩卓越、贡献杰出者。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曾任国家建设部部长叶如棠;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戴漠安;发明女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获得者、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徐锦航;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励名强;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司司长罗精奋;卫生部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沈自尹;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仲殊同志;原宁波市市委书记项秉炎;原市委副书记、宁波大学党委书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永祥;现任市委常委程刚;现任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建国;现任市海事法院院长汤能忠等。
 
校园掠影(19张)
学校现有班级24个,高一、高二、高三各八个班,全校学生1251人,教职工117人,专职教师9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宁波市名教师3人,宁波市首批骨干教师4人,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1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各项比武中脱颖而出。
 
学校概况
积淀
宁波二中地处宁波市月湖南端的竹洲岛上。竹洲岛竹叶婆娑,波光潋滟,幽雅宁静、书叶留声。
 
北宋庆历年间被称为“庆历五先生”之一的历史名人楼郁在竹洲开办书院,名“城南书院”;南宋淳熙年间历史名人被誉为“淳熙四先生”之一的沈焕设讲舍,与其弟沈炳及金华的吕祖俭汇于竹洲讲学,名“竹洲三先生书院”;清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宗源瀚办“辨志精舍”,建有讲堂厅、学子宿舍等院舍四进,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科,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故宋时起,竹洲便已是兴学求知,文人荟萃之所,被誉为浙东学术中心。1912年,由宁属六县人士集议,择校址于竹洲岛,创立了“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堂”,首任校长施园棋,从此揭开了宁波二中辉煌办学的第一页。
 
近百年来,宁波二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爱国、科学、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陈逸仙(陈修良)、朱贻荫(朱枫)、杨眉山(原中共地下党宁波地委书记、中山公学校长)等革命家曾在此孜孜以求;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科学院院士沈自尹以及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叶如棠、萧珊(巴金夫人)、毕玲(吴学谦夫人)、於梨华(著名美籍华人作家)、蒋铁峰(著名画家)等一批精英曾在此手不释卷。当年政要名人如蒋介石、陈布雷、杜月笙等捐资建造的“老楼”和二棵百年大树已成为二中办学历史的见证。如今宁波二中致力创建“庭院式、开放式、精品式” 的特色学校,将演绎二中办学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理念
建国初(1954年)宁波二中为浙江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是浙江省首批文明学校、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浙江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文明单位和宁波市唯一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生生源基地”。
 
荣誉
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宁波市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精心打造二中教育品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跨越式发展。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三模”、体育、艺术等比赛获奖的学生达100多人次,特别是“三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团体和个人优胜奖,成为二中素质教育的亮点之一。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08年本科率达93.8%,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师资
学校现有班级28个,学生1251人。教职工11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市名教师3人,地、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4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中学高级教师38人,占教师队伍的33%,并拥有一大批在教育科研、教学比赛中取得佳绩的省、市教坛新秀。
 
扩建
2006年7月,经宁波市发改委批复同意学校进行校区原地改扩建。改扩建工程分两期,一期工程立足于“景点式、庭院式、精品式”校园建筑目标,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投入近1500万元,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9月初如期完工,10月6日正式启用。建成后的竹洲校区由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校史陈列馆四部分组成,可容纳500名学生就学。学校改扩建二期工程,与竹洲校区隔路相望的松苑校区即将投入建设。
 
今日的二中人已跨过了省一级重点中学的起跑线,正齐心协力、斗志昂扬地向人民满意的一流水平的“省一级”迈进,以更出色的成绩和高质量的教育实现自身的再次跨越,有效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学校前身
宁波二中创办于1912年,由宁属六县人士集议,始名“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堂”,择校址为湖西竹洲岛。此后校名几经更改:
 
(1924-1927)“中山公学”(由"女子师范"、"培英女中"合并)
 
(1927-1931)“宁波市市立女中”
 
(1931-1941)“鄞县县立女中”
 
(1941-1946)“鄞县县立联中”(由“县立女中”、“甬江女中”、“县立商业职业学校”、“县立乡村师范”合并)
 
(1946-1950)“鄞县县立中学”
 
(1950-1954)“宁波市市立中学”
 
(1954-至今)“浙江省宁波第二中学”
 
校史长廊
宁波二中地处宁波市月湖南端的竹洲岛上。竹洲岛四面环湖,竹叶婆娑,水光潋滟,书叶留声。岛上巍然而立的古朴与银杏如两位历史老人默默见证着悠深的竹洲文化。北宋庆历年间被称为“庆历五先生”之一的历史名人楼郁在竹洲开办书院,名“城南书院”;南宋淳熙年间历史名人被誉为“淳熙四先生”之一的沈焕设讲舍,与其弟沈炳及金华的吕祖俭汇于竹洲讲学,名“竹洲三先生书院” ;清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宗源瀚办“辨志精舍”,建有讲堂厅、学子宿舍等院舍四进,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科,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故宋时起,竹洲便已是兴学求知,文人荟萃之所,被誉为浙东学术中心。1912年,由宁属六县人士集议,择校址于竹洲岛,创立了“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堂”,首任校长施园棋,从此揭开了宁波二中办学史册。九十四年来,学校八迁其址,六易其名,校名依次为“中山公学”、“宁波市市立女中”、鄞县县立女中”、“鄞县县立联中”、“宁波市市立中学”,1954年更名为“浙江省宁波市第二中学”,延用至今。现任校长裘建浩,党总支书记郑忠伟。
 
宁波二中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完全中学之一。1954年被省教育厅定为重点中学,1996年顺利通过浙江省首批二级重点中学评估,2005年1月晋升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九十多年来,学校严谨治学,英才辈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毕业生三万余人,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其中有曾任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著名革命活动家陈修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原国家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黑龙江副省长、政协副主席戴漠安,发明女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获得者徐锦航,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励明强,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司司长罗精奋,中科院院士沈自尹,原宁波市委书记项秉炎,原宁波市委副书记张永祥,宁波市市委常委程刚等,据不完全统计,有50多人因杰出贡献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可谓群星璀璨,造福桑梓。
 
录取分数
2006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34分,三限生532分
 
2007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40分,三限生538分
 
2008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62分,三限生560分
 
2009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70分,三限生568分
 
2010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56分,三限生552分
 
2011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62分,三限生560分
 
2012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42分 (取消了三限生)
 
2013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43分
 
2014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总分由610分提高到700分)
 
2015年,宁波二中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为613分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