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毕业证样本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福建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福建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一、学校发展概况
 
泉州七中创建于1931年,现为省文明学校、省示范性高中、省一级达标校。校园占地37亩,建筑面积23990.8平方米,拥有42个教学班,学生2277人,教职工238人。
 
学校原是一所生源起点低,教学设备简陋的薄弱校,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届的鼎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发扬“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七中精神,深化内部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追求更高的办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学校1990-1995年“五年连上三个大台阶”,跻身省一级达标中学行列;1996年开始按国家示范高中标准建设,2001在全省普通中学中首家通过ISO9000教育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全省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中省级验收;2004被省教育厅授予首批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称号;2006年被国家汉办确认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2007年成为“清华大学实验基地校”;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9年连续十届荣膺省“文明学校”称号(1984年至今连续十届),至今荣获集体荣誉称号国家级14项,省级70项。学校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深化新课程实验,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高考、学科竞赛、学生素质特长的长足发展,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二、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新课程实验和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大批既有个性又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教学成绩逐年大幅度攀升。
 
1.高考:2005-2009年有44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夺得2006年高考文科省状元,2009年高考市文科状元、理科投档分状元;两次数学省单科状元。600分以上高分人数达754人(不含保送生),连续五年位居市区前列。2010年高考黄灿云同学以总分686分的优异成绩夺得省理科原始分状元,同时,以作文满分、总分140分的高分夺得语文单科省状元!康剑琦同学以633分夺得市区文科原始分状元!吴琪雯同学荣获美术综合分全省第一名!600分以上高分人数达114人(不含11位保送生)!本一上线402人,上线率49.38%!本二上线659人,上线率80.95%,本三上线率94.96%!
 
2.学科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在学科奥赛和科技创新方面突飞猛进,2007年20位同学获一等奖,居全省第三,2008年27位同学获一等奖,并列全省第一,2009年17位同学获一等奖,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2010年生物学科奥赛获得7个省一等奖,占全省23个一等奖的近1/3,刘婷婷同学荣获第19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牌,被北大现场录取!陈哲勇、陈炜栋同学分别荣获第2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银牌和铜牌,被复旦大学现场录取!科技创新近4年获得奖牌126枚,其中包括二枚国际金牌,一枚国际铜牌,填补了中国学生在这项赛事上的空白。
 
3.体育、艺术:先后荣获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校男篮获省传统校篮球赛第一名并第九次获得市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校田径队获得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十一连冠,每年向高校输送大量体音美人才。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我校领导班子精通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业务,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树立正气,一切以事业为重,班子内部团结和谐,富有战斗力。他们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随时都以理解和宽容来对待教师,从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省、市各级领导莅校督导调研时都称赞我校之所以能够超常规发展,是因为有一个团结协作、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
 
四、对校园文化进行总结提升
 
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总结提升了我校校园文化,有清晰明确的办学思想:倡导“理念先行、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思想,培养“身心健康的现代中国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一级达标成果,建设示范高中,深化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引导教职工树立“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的服务意识;形成“尊师爱生、严教勤学”的教风、学风;“和谐、创新、魅力”的校风。有合理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打造“全省著名,全国闻名,世界知名”品牌学校的宏伟目标;有先进超前的教育理念:努力践行“要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积极策略;“不称职的员工永远是学校最大的成本”的质量意识,“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将永远休息”的危机意识;“高效做事、低调做人”的工作作风。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校园文化,在意识形态和实践工作中均起到了先导作用,文化的凝聚作用和教育功能,促使学校近些年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创建一流校园文化,以借鉴交流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形式,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在党建、教育、教学、教研、工会、后勤等各方面高效办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如:“ISO9002”质量体系管理、“3C”战略的决策管理、“SWOT”分析的过程性管理、学校发展规划、新课程各项管理制度、工会各项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管理、国际交流管理体制等。校领导班子统一认识,教职工全员积极参与,学校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开发人力资源
 
不断改革教师评价和管理制度,把静态的人事管理改革为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做到:
 
1. 加强师德建设。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校本培训、专家讲座等各种形式加强师德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讲敬业,争一流服务;讲爱生,送一片温馨;讲奉献,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教育教学氛围。
 
2.加强任务驱动。通过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公开教学等各项活动,抓好常规落实、抓好教学研究。开展教师的业务训练和业务考试制度,加强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全面跟踪高三的教育教学和质量管理,统一教师认识,做好教、学、练、考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做好提优补差、质量分析、励志教育等各方面工作。
 
3.提高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展校本培训、以老带新、发展性教师评价等工作,聘请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到校讲学,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展名师工程建设,以名师水平增强名校品牌效应。
 
4.关心教师生活。关注教师思想和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既做到“创一流业绩”,又能够建美好家园。
 
目前我校拥有一大批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已达25人,教师在课件、教具制作、说课、优质课、技能等各项比赛中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获奖层次和次数居全省前列。
 
六、新课程实验成效显著
 
我校的新课程工作,坚持求索创新,走出特色,扎实推进。由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海南省教育培训研究院前院长蒋敦杰率领的教育部新课程实验考察组,对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作了调研后,给予很高评价。蒋院长评价我校:“泉州七中依据学校‘培养身心健全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宗旨,从学校传统优势、资源特点和学生兴趣特长出发,整体规划和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使学校课程能够做到与办学宗旨相匹配,与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活动相对接,并设有综合协调机构整合资源和提供服务保障,从而促进了学校的课程特色化和特色课程化,为学校办学宗旨的实现提供了课程支持。”过去的一年,我校在新课程实施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课程资源建设。我校已经建成各个模块的各类共享资源共计七千多份,网站点击率已超过百万人次,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另外还积极组织编写了《最近发展区·课节作业本》、《名著导读》、《英语短文填空》等优秀教辅。
 
2.课题研究。参加了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其他省市重点课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校本课程研发。开发的校本课程精品有:①《新课程阅读与写作》(与湖南、北京的名校名师联合开发,现已被列入湖南省教育厅的中学征订书目)②《电脑机器人初步》:在学校电脑机器人工作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教材,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③《泉州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及开发研究》,集合语文和文综各科优秀教师编写,展现地方特色。
 
4.教学观摩。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课,包括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公开周、各学科专家回访活动。承担了省数学年会暨说课比赛,以及语文、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艺术、体育、美术组的省、市专家回访活动或市、区校际交流示范课,每年全市各兄弟学校来我校听课教师均达200多人次。接待了广东、山西、山东、江西、黑龙江、北京、深圳、漳州、厦门等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新课程考察交流活动。
 
七、丰厚的校友奖教奖学助学基金
 
“艰苦创业,知恩图报”,是我校传统的教育目标,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教育目标。深受教诲,事业有成的海内外校友们纷纷慷慨解囊,建言献策,鼎力支持母校发展。香港校友会、菲律宾校友会、泉洲校友会等各地校友会积极捐建了教学楼、体育馆、图书楼、实验楼,近15年共设立12个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和“泉州七中助学奖学基金”,总值达3200万,对品学兼优学生予以奖励,对贫困学生提供每月的生活费补助。校友们还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业事迹以及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思想品质,教育和鼓励七中学子为母校争光,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八、学校品牌优势和竞争力的形成
 
1.对目标管理的科学定位。坚决落实“策略性、计划性、实施性”的目标管理,制定学科奥赛和高考的标高,并分解到各年段各学科,
 
2.对过程控制的周密部署。坚决落实“标高管理、分层辅导、过程控制、动态调整”的实施策略,从上至下层层落实过程控制,保证赢在细节。
 
3.对机遇的敏锐把握。抓住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努力践行新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实验。2007年我校还抓住机遇,成为全国六所、福建唯一一所清华基地校,全省六所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校之一,中美教育国际交流校,这些都为我校赢得了品牌效应和发展的先机。
 
4.对瓶颈的有效突破。通过各种教研培训形式和任务驱动,逐渐突破教师研究水平的瓶颈,由此带动在奥赛、高考质量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通过周密、持续的招生、宣传策略,突破生源质量的瓶颈,获得了社会各届的认可,收到了好的效果。
 
5.对可持续发展的未雨绸缪。充分利用逐渐形成的品牌效应,发展与国内重点中学、重点高校和外国教育的交流合作,逐步树立我校及教师在国家、省市的学术地位;提出“No student left behind”(不落下一位学生),保证我们的教育促进人人成才;坚持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文化活动,保证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九、今后的发展思路
 
1.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教研管理,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确实落实“不落下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利用新课程提升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科技创新、研学、选修课与高考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网络思维、创新思维”。
 
3.深入开展名师打造工程,让成为名师、金牌教练的观念深入人心。抓实教师专业成长。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将师德师风、著书立说能力和业务高度列入名师培养对象的必备条件。
 
4.进一步国际化,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各项工作,按“汉推”要求对口支持国外主流社会中学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培养我校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5.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加紧促成四中、八中的置换,向区委、区政府申请划拨新的教育用地已得到确认,我校将未雨绸缪做好建设和规划。
 
6.发挥一级达标校示范、辐射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结对帮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以高质量教育回报社会。
 
凭着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止于至善”的意志,我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新课程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七中精神”,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创造更优异的成绩,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为教育强区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