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
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正文

枣阳市应用技术学校毕业证样本

一、学校基础建设及生源情况
我校南岗校区是在原供销学校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可容纳学生800人,由于发展的需要,于2007年4月份向教育局申请在张湾又设立第二校区,第二校区容纳700余人。建校来,累计招生3600余人(2006年招生658人,2007年招生751人,2008年招生753人,2009年招生777人,2010年招生727人,2011年招生373人)。
二、实验室、实习车间建设情况
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实验实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实习车间的建设,先后建立了电工电子实验室4个、模具制造及机加工4个,普通车、铣、钻机床等80台,数控车床8台,线切割2台,汽修车间2个,计算机实验室4个,电脑组装实验室2个,配备高档电脑300余台,并安装了宽带网,建立了校园网站。
三、师资队伍建设及专业设置情况
我校两个校区共有专职教师56人,大学本科学历30人,大专学历26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5人,其中50岁以上有6人,35-45岁有30人,30岁以下有20人)。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把好教师聘用入口关,对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予聘用;二是采取竞争上岗、 实行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教师培训方面:一是采取脱产进修的方式,派多名年青教师到武汉等多所高校进修;二是切实 抓好校本培训。采取名师课堂观摩,教学专题讲座,企业挂职等形式进行培训。同时,充分开展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在中专4专业课教师中选拔、培训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努力形成一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四是高度重视教研教改活动,实行随州、信阳、陕西教师互动,相互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教师水平高。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确定了计算机、电工电子、模具数控设计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2010年上学期,根据枣阳特点我校经省市等有关部门批准,增设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两个涉农专业。
四、教学及管理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就业至上”的办学宗旨,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内抓教学、外抓就业”为办学原则。坚持实行“四包”的办学方针,即包教学质量,包学有所长,包安置就业,包工资待遇。坚持:企业集团(公司)+学校(培养基地)+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在学生管理上全面实行准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枣阳市应用技术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和《枣阳市应用技术学校学生行为量化标准》建立了校长——政教处——学生会——班主任——班委会——家长——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形成了“博爱、诚信、乐学、文明”的良好校风。学校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1:1教 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比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学生的个人变化看 得见,学生的技能操作拿得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用得上。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我们日有计划,周有安排,每天有活动,并举行了“五一”“十一”大型文艺晚会,丰富了学生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敢想、能说、会办事的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五、校企合作及学生就业安置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依托随州学生就业的多年经验,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程”,实行“订单培养,定向输送”学生就业前多次组织国内知名大企业到学校举行现场招聘会,让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落实就业岗位。先后与韩资企业“三星视界、三星电机、LG电子、友达光电;日资企业日本电产、日本电产科宝公司、松下电器、索尼电子、关东辰美;台资企业富士康、可成科技、鸿准精密模具;中资企业美的集团、吉利汽车、华普汽车、奇瑞汽车等”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业合作关系。并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苏州设立了实习生及毕业生跟踪服务办事处,学校安排教师常驻办事处,对我校在当时周边公司实习和就业的学生实行跟踪服务(三年)。学校始终坚持“五不送”原 则:不是正规的大型集团公司不送,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差的公司不送,科技含量低的公司不送,对国家《劳动法》和地方有关法规执行不严、工资福利待遇没有保 障的公司不送,没有发展前途的公司不送。已有可成科技、华硕电子、三星视界等多家公司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面试,签订了学生岗位协议,真正体现了“订单培养、定向输送、多向选择”学生反映良好。
六、近期计划及远景规划
①加强两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②按照教育局的总体要求,力争创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
七、需解决问题及建议
1、加强中职办学行为的管理,减少中职数量,整合中职资源,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办精品学校;
2、减少高中数量,真正实现高中中职1:1比例;
3、规范中职招生管理,减少招生成本。 [1]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